金融风险的成因分析

外部因素

导致金融风险的外部因素很多,比如金融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各行各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同,使命、价值观、生命周期不同,自然面临的风险也不同。因此,企业必须学会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的可能性。

内部因素

内因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资本结构不合理、投资决策不合理、收益分配不合理、财务人员防范风险意识不足等。只有真正从内部改善,才能从根本上规避金融风险。

(三)金融风险成因分析

3.1企业融资风险的成因

3.1.1融资渠道狭窄,融资困难。

有些企业成立时间短,规模小,基本不可能为新成立的企业提供高信用记录和较差的信用担保能力,所以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和金融机构不可能在没有任何担保的情况下对这些企业进行投资和贷款。

3.1.2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过多

如果企业内部资本结构不够合理,就会增加财务风险,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其中,主要问题是财务杠杆使用不当,即负债率过于严重。借助财务杠杆,适当的负债不仅可以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还可以降低融资成本,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3.2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

3.2.1投资决策不科学。

很多企业管理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没有经过缜密的科学思考,缺乏科学合理的可行性分析,缺乏大量的市场调研和投资论证。他们总是凭借自己的主观想象盲目扩大投资领域和范围,普遍存在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的现象,大多是定性的考虑,过于盲目,导致企业投资效率低下,正常营运资金严重不足。

3.2.2投资管理体系不完善

企业普遍没有可行的投资管理制度,企业内部控制缺乏保障,使得管理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无法严格遵循管理制度的要求,投资管理过程简单随意。这样,就不可能定期监控企业内部的投资风险。

3.3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风险的成因

企业的营运资金在采购过程中会从现金变为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会从原材料变为库存资金,在销售过程中会从库存资金变为结算资金。为了安全回收流动资金,需要及时将结算资金转化为流动资金。但是,在企业的实际运作中,并不总是能够顺利地及时足额收回资金,普遍存在延期和贴现的情况。营运资金管理过程中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风险提供了可能。

3.4企业收益分配风险的成因

3.4.1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职工在从事本职工作时,不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执行;同时,一些部门的一些岗位没有明确、严格的界定;部门之间没有一点约束;而且部门里的一些职位也没有一点约束制度约束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内部的利益分配,使收益分配风险成为可能。

3.4.2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考虑不全面。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在企业内部的流动性比较大,企业很难像大企业一样给员工提供高福利和良好的待遇,这样企业的员工就不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很大的帮助,甚至部分员工会选择跳槽等一系列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情况。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放在一起考虑,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