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扭伤了为什么要用冰敷?

脚踝扭伤后,无论是否有骨折,24小时内使用冰敷都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因为可以缓解局部充血水肿,即可以减缓患肢肿胀,非常有益。一般不会有积水后遗症。关节扭伤后,不要立即揉搓按摩,也不要用热毛巾敷。冷敷用冷水或冰块15分钟,外用松节油或三七、云南白药,或蒲公英、马齿苋等中草药捣烂外敷换药。

很多人对脚踝扭伤无动于衷,以为“养两天就好了”,其实不然。适当的休息是需要的,但不是治疗的全部。未经正规治疗的患者再次踝关节损伤的可能性是正规治疗者的3 ~ 4倍。初期损伤的急性期患者,只要能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正规的保守治疗,遵守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的原则,就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急性期可冷敷24-48小时,每次10-20分钟,每6小时一次,48小时后可热敷2-3天,促进局部组织渗出物尽快吸收,缓解疼痛。必要时脚踝可用胶带固定制动2 ~ 3周。

首先,受伤后应避免继续负重或行走,避免疼痛的局部区域被同伴摩擦。

可以用绷带或宽胶布将患踝背屈90度后稍外翻的位置捆绑固定,限制行走,送医院治疗。

症状较轻者,伤后可用冷水或冷毛巾外敷,抬高患肢。此时冷敷可以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起到止血、消肿、镇痛的作用。所以急性扭伤后要进行局部冷敷,越早越好。抬高患肢可以加快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不至于在血管损伤处造成瘀血。

冷敷法:将冷水浸湿的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3分钟左右更换一次,或放入装有冰块的塑料袋中外敷,每次20 ~ 30分钟。夏天可以用自来水冲洗,冲洗时间一般在4 ~ 5分钟左右,不宜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