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耀之详细资料收集
基本介绍中文名:孙耀志国籍:中国出生地:河南省内乡县出生日期:1951 8月职业:高级经济师现任职务:宛西制药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人物简介宛西成就、宛西发展、社会责任、责任、评价简介孙耀志曾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 * *特殊津贴,“第二届全国中医药行业杰出企业家”, “河南省医药管理局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当选为河南省第九届人大代表、河南省第八次党代会候补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首届中国时代十大新闻人物。 孙耀之在宛西的成就孙耀之在宛西制药厂工作了20年。在他的带领下,万西制药厂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国有小企业发展成为一家实力雄厚的股份制公司,进而跻身全国中药企业50强,不仅给无数人带来了健康福音,也为西峡县一半的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为西峡县一半的职工创造了就业机会,西峡县近一半的财政收入也来源于此。这种“三减半”的奇迹,被专家学者誉为“万能药现象”,被高度评价,视为解决当前中国改革难题的新“良药”。孙耀志也成为了中国著名的企业家。在孙耀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浪潮中,孙耀之一直站在最前沿。1998年,为了消除国有企业的弊端,他开始进行公司股份制改革,实现企业股权多元化。2001年,为了稳定企业核心人员,进一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他还对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增资扩股改革。经过两次股份制改革,企业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没有国有资产流失和企业亏损,为进一步彻底的私有化改革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2002年,孙耀志提出了第三次改制的思路:收购国有股和法人股。几经努力,在一次性买断国有股的情况下,国有股和法人股彻底退出。通过三个阶段的渐进式改革,皖西制药不仅成功实现了民营化,而且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有工业企业民营化改革提供了宝贵的“范本”。这种“模式”被专家学者称为“万窑模式”,并指出“万窑模式”不是单方面的改革“药方”,而是一套“综合治理”的解决方案,其特征是农业产业化、工业民营化和资源区域化。其基本思想是将农业改革、国有和工业改革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农业、工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通过近几年的强势发展,宛西发展现已发展成为拥有中药制药、汽车配件、医用包装、女性卫生用品、药品零售、房地产开发等六大产业,控股15家子公司,员工7000余人,资产6543.8+05亿元,年产销6543.8+02亿元,利税超亿元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公司。孙耀志努力打造“中原药都”,使企业走上集团化、多元化的道路。根据经济发展的宏观趋势和“突出重点、优化结构、提高竞争力”的原则,明确了产业结构定位,以建设“中原药都”为目标,形成了集药材种植、中药现代加工、连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集团和多元化发展格局,一举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在积极拓展中药制药产业的同时,成功进军汽车配件和药品零售连锁两大产业,形成了中药制药、汽车配件、药品零售连锁、医药包装、女性卫生用品五大产业集团。首先是将中药制药产业定位为核心产业。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药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20余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确保科技创新对中医药产业的贡献率在50%以上。围绕技改项目、仲景文化、科研开发三大重点,累计投资超过6亿元,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浓缩丸生产基地、张仲景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宛西医药物流有限公司、30万亩六大中药材种植基地、白酒、冻干粉针剂车间、企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河南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中心等近15个重大工程项目相继开工,使厂区面积不到2000平方米二是将汽车零部件产业做大做强。自2001控股陷入困境的西峡汽车水泵公司以来,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目前,工厂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年产汽车泵200万只、排气管200万只、进气管50万只,形成了涵盖重、中、轻、轿车、微车500多个品种的生产研发体系,与国内30多家主要汽车生产企业建立了市场网络配套服务。产品出口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韩国、英国等主流汽车。三是将医药零售连锁业视为新兴产业。利用仲景的名牌效应,成立了张仲景大药房有限公司,进军医药零售连锁业。除了在郑州建立30家连锁药店外,南阳、洛阳、信阳、驻马店等省会城市也在迅速扩张。到目前为止,张仲景大药房在河南已有100多家连锁店。第四,继续加大对医药包装和女性卫生用品两个相关行业的投资。投资2亿元新建彩印包装和生活用纸生产线,力争使两大产业年产值突破5亿元。创新发展新模式创建中药产业化示范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工农商学产学研协同发展,是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伟大探索和实践。在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的同时,孙耀志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带领企业在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同时,积极推进中医药农业发展,并进一步向中医药商业、中医药医疗、中医药保健三大领域延伸,开创了中医药产业、中医药农业、中医药商业五位一体联动发展的中医药发展新模式, 中医医疗、中医保健,已成为我省乃至全国中医药企业的一面旗帜。 以实际行动和辉煌业绩,落实国家提出的生产名药、建立名店、建设名厂、保证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的“三包”工程,确保中药材及制剂和产品质量,旨在把皖西药业打造成全国领先的中药产业化示范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名工业企业家,孙耀志一直关注着“三农”问题。他说:“我是农民的后代,为农民做点实事比吃山珍海味有用得多。”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他首次当选为NPC代表,并在会上提出了工业企业对解决“三农”问题责无旁贷的建议。在他看来,解决“三农”问题看似是* * *的事情,但要落到实处,工业企业尤其是与农业资源紧密结合的企业要负起责任,要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民增收做出实际贡献。1998年,孙耀志想出了一个帮助农民从“粮农”向“药农”转变的“良方”,决定投资3000多万元成立张仲景山茱萸有限公司,在西峡伏牛山腹地5个镇设立20万亩山茱萸生产基地。该公司向农民有偿提供种子、原辅材料和技术人员,并培训和辅导他们种植现代药材。农民种植的药材由公司按合同收购。几年来,西峡县从事药材种植的农民已达20多万人,超过农业人口的一半。仅2002年,万喜药业支付给农民的药材款就达6543.8+0.5亿元。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药材价格暴跌,农民砍伐了许多树木。评价万喜药业推行的这种“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不仅给西峡农民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实现了“好药材,好药”,也给孙耀志带来了巨大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