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中医斗谱的整理

根据药物的性味和功能排列

医家善于将性味相近的药物配伍,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的薄荷、牛蒡子、菊花、桑叶常出现在同一个方剂中。如果同类药物放在一起,方便医护人员服用。性味功能相反的药物要分开摆放,不能放在一个抽屉里,如牛膝、地榆等。它们具有不同的血液循环和止血特性,因此它们可以分开储存,以避免混合。

按普通汤头排列

临床常用的汤头只有七八十个,中药方剂往往根据汤头来调味。为方便配制,药物可集中存放,如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君子汤)、川芎、熟地、当归、白芍(四物汤)。

根据药材的质地排列

硬而重的矿物药,如石膏、龙骨、牡蛎等,应放在药箱下部;根、茎、果要放在药箱中间;质地柔软的叶子和花要放在药箱的上部。这样既减轻了药柜上药材的压力,也方便了医务人员查找。

以上三种排列方式可以相互结合。此外,外观颜色相近的药物不宜存放在一个抽屉里,如桃仁、杏仁等;特殊药物要特别安排,如青黛、冰片要放在瓷缸里保存;三七、西洋参、阿胶等贵重药物要妥善保管;剧毒药品应由专人专柜严格保管。

桶谱是指在药柜中按一定顺序排出药物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桶形图有两种:

1.按药用部位排列:将药物分为根、茎、叶、花、果、种子、动物、矿物质等。根据它们的药用部位,将每一种药材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战斗中。这种光谱的特点是分类清晰。处方员收到处方后,不用到处找,就能知道每种药的大概位置。适合业务量小,药品品种少的中药房。

2.根据临床用药的情况,将药物分为常用药、较不常用药和不常用药,并根据各种药物的性状、颜色、气味、作用特点分为几类。常用的中药放入最近的中层药斗,不常用的放入最远或上层,不常用的放在中间。重矿物药应放在下层药斗中,轻而大量的药应放在大药斗中。

药桶配伍(斗)是指将外观或颜色、性质、功能相近,经常出现在同一页的药物,放在同一药桶的前后或相似的药桶中,既方便调配,又避免不同药物的串音,妨碍质量和疗效。排桶谱的时候也要结合这方面的吸毒习惯,才能合理。

点击看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