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回阳救逆作用的是

具有回阳救逆作用的是干姜。

干姜,又名淡干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根茎。干姜性味辛、热,入脾、胃、心、肺经,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温肺化饮之功,本品辛热,入脾肺而温中散寒,温肺化饮,故可治疗脘腹冷痛,寒饮咳喘。《本草纲目》言其“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

《名医别录》言其“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珍珠囊》言“干姜其用有四,通心助阳,一也;去脏腑沉寒痼冷,二也;发诸经之寒气,三也;治感寒腹痛,四也”。

药理研究表明,干姜有兴奋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对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并可直接兴奋心脏。姜酮和姜烯酮有镇吐作用,并有健胃和祛风作用。

高良姜,又名良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良姜的根茎。高良姜性味辛、热,入脾、胃经,有温中止痛之功,本品辛热,专祛脾胃寒邪,故有温中散寒,止痛止呕之效,《本草纲目》言其“主治暴冷,胃中冷逆,霍乱腹痛”。

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挥发油、高良姜素、高良姜酚等,其浸出液能提高胃酸排出量,并能兴奋消化机能,排除胃肠积气,在排气后出现较长时间的肠道松弛。

由此可知,二姜性味功用相同,均为辛热之品,为温中散寒要药,治疗胃寒脘腹冷痛。但干姜温中偏治脾,尤善温脾寒,善治脘腹冷痛、腹泻,并能回阳救逆,温肺化饮。高良姜温中偏治胃,尤善祛胃寒,善治胃寒冷痛、呕吐,且可止牙痛。现介绍几则粥疗方,供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