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燥热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关于阳明经病 4.1 辨证论治 5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阳明燥热的方剂 2 治疗阳明燥热的穴位 3 治疗阳明燥热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阳明燥热 1 拼音

yáng míng zào rè

2 英文参考

Yangming drynesshea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阳明燥热(Yangming drynessheat[1])为病机[2]。是指阳明病,病邪入里化热,燥热亢盛,消灼津液的病理变化[3]。 阳明经病具有大热、大渴、大汗等热甚伤津,津伤化燥的特征,故将阳明经病的病机称为阳明燥热[2]。

4 关于阳明经病

阳明经病为病证名[4]。亦称阳明经证[4]。

4.1 辨证论治

《伤寒辨证·六经证治》:“传至阳明,则目痛、鼻干、不眠,宜升麻葛根汤。此证有在经在府之别。如目痛,鼻干,微恶寒,身热,脉浮洪,病在经也。”

阳明经病又有在标在本说[4]。在标宜辛凉解肌,在本宜清热保津[4]。

《伤寒全生集·足阳明经见证治例》:“其证目痛、鼻干、不眠、头额痛、身微热、恶寒,此是阳明经之标病,不拘日数多少,便宜解肌;如身热,烦渴欲饮水,汗出恶热者,此阳明经本病也,当清解邪热。”

《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阳明主里,内候胃中,外候肌肉,故有病经病府之分。如论中身热,烦渴,目痛,鼻干,不得眠,不恶寒反恶热者,此阳明经病也……治阳明经病,则以葛根汤或桂枝加葛根汤发之,或以白虎汤清之,或以柴胡白虎汤和之,随其证而施之可也。”

《医学心悟·阳明经证》:“阳明经病,目痛、鼻干、唇焦、漱水不欲咽,脉长,此阳明本经证,其经去太阳不远,亦有头痛发热,宜用葛根汤解肌。”(葛根、升麻、秦艽、荆芥、赤芍、苏叶、白芷、甘草、生姜)[4]。本方即治阳明经标病,若见身热、烦渴、汗出恶热者,宜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等方[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