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圆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龙眼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被誉为“龙眼之南、人参之北的人参”。主要产于中国南方的广东、福建、台湾省、广西等地。因其果实极圆,在农历八月“桂月”之时成熟,故称“龙眼”;因果实圆形,种核深色有光泽,种脐白色,形似龙眼,故又称“龙眼”;因为吃的时候抛弃了壳和核,所以又叫“龙眼肉”。
中医认为,龙眼肉味甘,性温,入心脾经,有补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主要用于过度思考、劳损脾脏而引起的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本品与人参、当归、酸枣仁等同用,如归脾汤(方继生)。龙眼肉是滋补良药,不油腻,不憋气。长期吃龙眼肉有很好的滋补作用。《神农本草》说:“宁心厌食,久服则强魂灵。”《生活情趣饮食谱》记载:“养心安神,益脾阴,养营补液。圣果老弱皆宜。”
营养研究表明,龙眼肉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糖、维生素和矿物质,少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烟酸、抗坏血酸等。,能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对病后需要调理、身体虚弱的人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龙眼肉是温热之品,吃后容易感到燥热。调理慢性病时,需要炮制、蒸制或合用,以消除其燥性。
另外,除了龙眼肉,剩下的龙眼壳、龙眼核也是很好的中药材。
中医认为,桂圆壳入肺经,有祛风解毒、敛疮生肌的作用。《本草返老还童》记载:“治心虚头晕,祛邪祛风,警耳明目”。《重庆堂杂文》说“治汤药火伤”。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眩晕、耳聋、痈肿、烧伤等。
龙眼核入肝脾膀胱经,有行气散结、止血燥湿之功。《本草返老还童》记载:“治瘰疬,消肿,排脓,拔毒。”。《岭南本草集录》记载其“治疝气,敷疮癣,金疮止血”。临床上可用于疝气、瘰疬、外伤出血、腋臭、疥疮、湿疮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