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粉

拉丁名:方角蛤蜊同义词:蛤蜊粉(盛慧芳)

相关药材:文蛤

来源:是蛤蜊等贝壳的粉末,动物形态详见“蛤蜊”一文。

方法:取蛤壳,放入炭火中,烧烂,研成细粉。吴秋:最好用蛤粉,紫口的蛤壳,用炭火煅烧,用熟栝楼捣成团,风干。

性味:

1,《丹溪心法》:“咸,寒。”

2、《本草纲目》:“性涩。”

归经:入肺、肾经。

1,《本草求真》:“入肾、肺、肝。”

2、《应本草》:“入足阳明,少阴。”清热利湿,化痰软坚。治痰、喘、咳、水肿、胃痛、呕吐、白浊、虚脱、带下、肿痛、烫伤。

1,朱震恒:“治热痰,湿痰,老痰,顽痰,疝气,白浊,带下。用香附末和姜汁,疼。”

2.纲要:“清热利湿,化痰饮,平喘止咳,止呕不良反应,消水肿,利尿,止遗精带白浊,心脾疼痛,消肿块,解气滞,消痈,消肿解毒,治疗妇女血液病。油混汤,火伤。”

3、《本草纲目》:用牡蛎工作。

4、《本冯静元》):清肺热、滋肾燥、化痰清火、止咳平喘、消硬消肿。

5、《本草续命》:除烦解渴,利小便。内服:服用药丸和药粉,1 ~ 3人民币。外用:敷料。

避免:

《本草经疏》:“脾胃虚寒者宜少用,或以同用益脾胃之药为佳。”1.痰火咳嗽的治疗:将蛤壳洗净,放在炭火上焙干,去火毒,用瓷贮之。如遇痰火证,取一两,分三份,晚饭少吃,先拌面糊,揉成黄豆般大的药丸,少用开水。吞两三次药丸,旋转药丸。(《体验广集》蛤粉)

2、治气虚浮肿:大蒜捣碎,与蛤粉、二分,但可停丸,如梧桐树,每服十丸,白汤。(《101个选择》)

3、治尿路梗阻:蛤粉半两,麻根半两。将细罗捣成粉,每次空心,用新水调二钱。(《盛慧芳》)

4、治虚热遗精:黄柏(炒)、知母、蛤粉各一斤。靛(飞)为衣,粥丸服。(医学六要素)

5、治胃气痛:瓦楞子十个,蛤壳十个。两味用火烤,* * *是细粉,送姜汤。(新版梅方)

6、治心脾疼痛:真蛤粉一钱(炒),肉桂(去皮)一钱,干姜(炮)二钱。上面的细粉,每份两元,还有饭喝。(《101个选择》)

7、治汤火伤:蛤壳烧研为末,油涂。(《养生要方》)

8、治奶吹:蛤粉三分,槐花三分,麝香一分(细研)。把精罗打成粉,不分时间,用热酒调下款。(《盛慧芳》)

9、治肺脓肿:蛤蜊、小儿便溏、甘菊汤,每日三次。(《这经典遇上原著》)

10,治雀:真蛤粉,煎黄为细粉,用油蜡如肥皂加热成丸,放入猪肾,用麻蒸,配以米粥。(《儒林外史》)1,王:“蛤粉为肾经和血之药,故为湿咳肾滑之主症。”

2、《本草补》:“蛤粉可治痰,可降、消、软、燥。”

3、《纲要》:“蛤粉性寒咸,可降;寒散热咸血,故能消;强者咸,属水,润泽;湿者干而透,火化以利小便。”

4、《本草经》:“蛤粉味咸,性寒,无毒。是化痰的主药。捂痰不是上火,患津液所致。咸能柔化润泽,得之,火降,痰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