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兔子拉肚子~ ~急...今天开始滴水了...真的,这兔子还没到...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
兔子饮食:
3个月以下的兔子:苜蓿草(定量)+梯牧草(不限)+幼兔粮(定量,一日两餐,一小把|注:是女人手|)+白开水(不限)。
3-6个月兔:苜蓿草(定量)+铁木草(不限)+幼兔粮(定量,一日两餐,一小把|注:是女人手|)+白开水(不限)。
6个月以上兔:天目曹喜(不限量)+成年兔粮(定量,一日两餐,一小把|注:是女人手|)+白开水(不限量)+适量新鲜蔬菜水果。
根据兔子协会的规定,一只兔子每天的兔粮是兔子体重的3%-5%,这只是一个数字,具体的量要根据兔子自身的情况来调整。
新买的兔子4小时内用新鲜粪便去宠物医院检测球虫,又吃药了。
如果你科学喂养。去医院检查是不是因为球虫。
兔子拉肚子的原因有很多。
没有看到具体的腹泻图片是无法判断的。
有条件可以去看医生。
医院问谁能帮兔子看病。
这里有一些材料你可以看看。
“见粪知兔病及治疗方法”
-更好地预防兔子疾病
在宠物兔的饲养过程中,根据兔粪的形状,可以初步判断兔是否健康,早期发现问题或疾病,进行隔离观察,及时发现和分析原因,尽早解决或治愈,保证兔的健康。
健康兔的粪便呈球形或椭圆形,大小均匀,外观光滑圆整,疏松均匀,深褐色,新鲜粪便稍有光泽;从外观上看,应该是粪球独立,大小适宜,质地软硬弹性适中,外表光滑,位置固定集中。如果发现兔子粪便的形状有变化,如粪便稀软、大小不一、梨形或橄榄形、糊状、粥样、水样、血样或粘液样,说明兔子的消化系统有异常,必须隔离检查。
虽然粪便的形状是正常的,但粪便到处都是,甚至到处都是,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说明兔子烦躁了,要赶紧查明原因。
1,兔子粪便圆润光滑,是健康的表现。
2、粪便小且呈串珠状,说明兔子脱水。他们应该停止喂干草,多喂新鲜的洗过的草和干净的饮用水。
3.粪便干,颗粒小,说明兔子有内热。吃两片果导,两片大黄苏打,同时吃两片母饲或哺乳,早晚各一次。
4.粪便呈糊状,说明兔子吃相不好。应该采用饥饿疗法,一天后他们可以恢复正常。
5、粪便中有胶状白色物质,说明兔子已患肠道细菌感染,必须及时服药,可口服0.5毫克青霉素,直至粪便停止正常服用。
6.粪便又黑又腥,说明兔子得了肠胃炎。应立即口服两片呋喃唑酮,并停止进食10 ~ 24小时。严重脱水时,应静脉注射葡萄糖3 ~ 5ml,维生素C 2ml,生理盐水15ml。
7.粪便呈链状,有毛发,说明兔子可能有毛球病。植物油(如大豆油、花生油)可服用20 ~ 30ml。
8.粪便干而小是初期便秘,量很少到没有严重便秘。你应该停止喂干草,喂绿色多汁的水果和蔬菜,吃四片口服指南片,吃两片母体或乳糖酶片,吃两片大黄苏打片。
9.粪便湿烂,堆着或长着,有酸臭味。第一,消化不良是由于贪食精料引起的,所以要减少或停用精料,添加青粗饲料;排泄物干燥发黑,大小不均匀,排出的排泄物量减少,排泄物颗粒表面粗糙,多是因为缺水或摄入干粗饲料过多。应减少粗纤维过高的干草饲料,增加绿色多汁饲料,供应清洁饮用水;
10,粪便颗粒变软增大,相互粘连,出现黑色或草绿色,这是青饲料过多,精饲料过少造成的。因此,应适当减少绿色多汁饲料,增加浓缩粗饲料。
11,粪便稀薄,呈粥样,这是由于冬季寒风、夏季兔舍潮汐过大或兔子吃了带露水、雨水、变质的饲料所致。防控首先要找出病因,改善饲养管理,同时配合口服喹乙醇、呋喃唑酮、磺胺等抗菌药物;
12,干大便小,一端尖或细交替,有难闻的气味。最常见的是兔子吃了变质的饲料或冷冻饲料,引起胃炎或腹胀。治疗时,应停止进食12 ~ 24小时,并进行防腐发酵。他们可以口服3 ~ 5 ml的5%乳酸溶液或醋,对食欲不佳的病兔恢复有好处。
13,粪便干硬,粪便颗粒大小不均或成串,内部有兔毛,多为毛球病;粪便坚硬、表面发黑、排便困难或停止排便多为便秘。此类疾病要疏通肠道;促进排便,可服用石蜡油或植物油15 ~ 20 ml,或口服人工盐、大蒜液,同时喂健胃药。
14.粪便先干硬,然后水样,或者干硬和水样交替出现。有时带血的人多为急性球虫病,临床上可用氯苯胍、呋喃唑酮、磺胺类药物治疗。在生产中,幼兔应在春末夏初雨季到来之前,用上述药物喂养45天。多种药物应交替使用,防止耐药。
15、胶冻样粘液稀便或两端有明胶粘液尖的鼠粪多为兔急慢性大肠感染;粪便水样恶臭,灰白色或淡黄色,多为兔沙门氏菌感染。
16.粪便稀薄如水,混有泡状粘液或血液,有快速腹泻的特殊腥味。腹部有流水者,多为卫氏轮枝菌感染。预防和控制这类细菌传染病,首先要建立健全卫生制度,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这种病很难治愈,可以选择敏感性强、毒性低的抗生药。发病初期可静脉注射魏氏梭菌抗血清(每公斤体重2-3毫升)2-3次,有一定疗效。此外,急性大肠杆菌病还表现为快速水样腹泻,但粪便的臭味没有魏氏梭菌那么难闻。定期注射魏氏梭菌疫苗可以起到预防作用。
临床上,除上述粪便形态变化外,还应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来准确诊断兔病。对于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引起的腹泻,要注意混合感染,进一步诊断需要实验室细菌学检查和球虫病囊肿检查。每天倒粪和冲粪盘时都要仔细观察兔子的粪便。
-
如果兔子拉肚子,最好去医院确定病因,尽快治疗,因为兔子拉肚子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相似的,容易混淆。
家兔(包括断奶家兔)腹泻原因的分类和总结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兔子腹泻的原因很复杂。兔腹泻多为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原性腹泻和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非病原性腹泻。
一、致病性腹泻
1.大肠杆菌病:1-3月龄兔易患此病,发病非常快。一般兔子患这种病,大多数在48小时内死亡。个别病例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这种病的症状是明显的腹胀、腹泻、厌食、发热、耳冷、精神不振、消瘦、磨牙、流涎、四肢冰冷、毛发粗糙。发病初期,粪便稀薄不成形。中晚期症状为鼠粪样粪便,尖端成串粪球,表面覆盖透明胶状粘液,逐渐转变为淡黄色粪便,略带鱼腥味,肛门附近被毛上附着粘液或黄褐色水样稀粪。这种病是大肠杆菌引起的,一般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宠物医院注射头孢噻呋。如果宠物医院没有这种药,可以用氟苯尼考或庆大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类药物联合注射。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同时给兔子进行耳静脉输液,补充体液。可以增加生存的几率。这个病不应该在家里自主,只会导致兔兔的死亡。
预防:断奶后应逐渐更换饲料。
治疗:肌肉注射用传力宝或福罗欣等抗生素,症状较轻者饮水或拌料3-5天;
在宠物医院注射头孢噻呋。如果宠物医院没有这种药,可以用氟苯尼考或庆大霉素,庆大霉素和磺胺类药物联合注射。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同时给兔子进行耳静脉输液,补充体液,这样可以增加存活的几率。这个病不应该在家里自主,只会导致兔兔的死亡。
2.魏氏梭菌病:可发生于各年龄兔,冬春季节多发。发病初期,兔子情绪低落,不进食,多喝水,排泄异味,粪便稀薄如水(可能混有泡沫状粘液或血液),褐色,有特殊的鱼腥味,污染臀部;腹部迅速膨胀,轻轻晃动兔子的身体就能听到“铿锵声”。提到病兔,便水就会从肛门流出。发病后期,病兔表现为黏膜发绀、耳背发冷、四肢无力、严重脱水。最快的在发病后几小时内死亡,大部分在当天或第二天死亡,少数可延至1周。
预防:饮食中保持足够的粗纤维,减少应激因素的发生。灭活魏氏梭菌疫苗每年可接种两次。
治疗:发病初期,皮下或肌肉注射特异性超免疫血清2-3 ml/kg,持续2-3天;用穿力宝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
在宠物医院注射卡那霉素有一定效果,同时输液补充体液。
3.塔齐尔病:主要发生在20日龄至3月龄幼兔。多发生于深秋初春,通常更为急性。主要表现为严重腹泻,褐色水样便,脱水,体重迅速减轻。急性耐受的个别兔子表现出食欲不振和生长停滞。
预防:加强日常卫生防疫措施,消除降低机体抵抗力的各种应激因素。
治疗:金霉素(40 mg/kg体重)与5%葡萄糖混合静脉注射,每日2次,连续3天。土霉素喝了0.006%-0.01%;将20,000-40,000单位的青霉素和20 mg/kg的链霉素溶解并混合用于肌肉注射。
4.沙门氏菌病:主要影响妊娠母兔和幼兔,表现为败血症、急性死亡、腹泻和流产,主要影响妊娠25天以上的妊娠兔。粪便呈水样、恶臭、灰白色或淡黄色。急性病例突然死亡,无任何症状。大部分家兔出现腹泻、体温升高、精神抑郁、食欲不振、口渴增加,雌兔阴道排出粘稠脓性分泌物。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母兔抵抗力,消除导致发病的应激因素。
治疗:穿力宝肌肉注射,每日2次,共3天。按说明与磺胺混合5天;
氯霉素每次2ml,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 ~ 4天;口服20 ~ 50mg/kg体重,每日65438±0次,连服3天,疗效显著;
土霉素40mg/kg体重,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口服,每只兔100 ~ 200 mg,2次,3天;
取洗净的大蒜,捣烂。加入1份大蒜和5份清水,制成20%蒜汁。每只兔子口服5ml,每日三次,连服5天,效果不错。
5.兔轮状病毒病: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以幼兔严重腹泻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多发于2-6周龄,尤其是4-6周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成年兔为隐性感染。病兔体温高,无精打采,嗜睡,迅速脱水,消瘦。主要症状是严重腹泻,半流质或水样稀便,呈褐色、灰白色或淡绿色,含粘液或血。肛门和后肢周围的毛发被粪便污染。用抗生素基本无效。腹泻后2-4天以上,死亡率可达40%。
预防:该病的预防主要靠饲养管理,增强母兔和幼兔的抗病能力,坚持日常卫生消毒。
治疗:本病无特效药,可应用收敛止泻药物,配合抗菌药物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6.绿脓杆菌病:所有年龄和季节的兔子都易患此病。病兔多表现为精神高度压抑、嗜睡、流泪、气短、体温升高、排出血样和粪便。
预防:定期消毒,防止污染;注射灭活绿脓杆菌疫苗。
治疗:饮水或用新霉素拌料;肌肉注射氨苄青霉素和硫酸粘杆菌素。
7.家兔霉菌毒素中毒:中毒家兔常急性发作,有流涎、腹泻、恶臭的粪便,混有粘液或血液。病兔情绪低落,呼吸急促,动作不灵活,或无力倒地,最后因力竭而死。怀孕的母兔常造成流产或死产。
预防:该病无特效解毒药物。如怀疑中毒,应立即停止饲喂发霉饲料,采取对症处理,即尽快将吃下的饲料排出体外,补充体液,保肝解毒。1天停止进食,然后喂优质饲料和干净饮用水。急性中毒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灌肠,然后口服5%硫酸钠溶液50毫升,静脉注射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50 ~ 100毫升,维生素C 0.5 ~ 1.0克,每日2次。
为防止霉菌毒素中毒,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注意饲料的保存,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饲料霉变是非常重要的。
8.兔球虫病:断奶至3月龄的幼兔感染最严重,死亡率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肠型和混合型,表现为顽固性腹泻、肛门污染、死亡快;二、肝型,可见黏膜黄染,腹围增大。
粪便先干硬,然后是水样,或者干硬和水样交替发生,有时带血。
大多数是急性球虫病,
预防:保持兔环境通风干燥,定期消毒。可用扑尔敏、呋喃唑酮、磺胺类药物治疗。春末夏初雨季来临前,幼兔应用上述药物治疗4-5天,多种药物交替使用,防止产生耐药性。
治疗:饮水或与氯苯胍混合5-7天。
二。非致病性腹泻
多由低温或饲养管理不当引起。如果是低温引起的腹泻,可将病兔移至温暖的环境中,不用处理,用干草或干树叶喂养;如果是由于精饲料过多,饲料中粗饲料过少引起腹泻,应及时增加饲料中粗饲料的比例,使日粮中粗纤维含量保持在12%左右。
1.粪便湿烂,量多,呈堆状或条状,有酸臭味。多为过食精料所致,应减少或停止饲喂精料,增加饲喂绿色粗饲料。
2.粪便颗粒变软增大,相互粘连,出现黑色或草绿色,这是青饲料过多造成的。所以青绿多汁的饲料要适当减少,粗饲料要增加。
3.粪便稀薄,呈粥样,多由冬季寒风或夏季兔舍潮汐过盛所致,或兔食带露、淋雨、变质饲料,口服喹乙醇、呋喃唑酮、磺胺嘧啶等抗生素治疗。此病一般口服庆大霉素即可治愈,严重者应同时注射抗生素。一般可以使用治疗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庆大霉素是使用率较高的一种。兔子腹泻要及时控制。比如可以使用家族中部分人使用的诺氟沙星,但治愈后要使用1周乳糖酶片,调节肠胃菌群,恢复兔子的食欲。
总之,腹泻的原因非常复杂。要想找出原因,对症治疗,不能一发现腹泻就频繁、多品种地大量使用抗生素,这样会造成肠道菌群失调,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断奶仔兔腹泻的原因及预防
幼兔断奶后称为幼兔,断奶幼兔的培育是兔生产的基础,也是兔饲养管理中最关键的阶段。由于断奶仔兔生理发育不完善,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较差,给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带来很大困难。目前,腹泻是影响断奶幼兔生产的主要原因。断奶幼兔腹泻的控制逐渐成为衡量幼兔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它直接影响断奶幼兔的日增重和成活率,影响整个饲养期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最终影响兔场的经济效益。本文是作者多年养兔经验的总结。
1,断奶仔兔的生理特性
幼兔新陈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快,4周龄的体重是新生兔的8-9倍。因此,断奶幼兔需要较高的单位重量营养物质,对日常营养物质的要求也较高。断奶仔兔消化道重量和体积较小,发育不完全。断奶前乳糖酶活性较高,但麦芽糖酶和蔗糖酶分泌较少,淀粉酶分泌也不足。断奶前其他酶(如胰蛋白酶、淀粉酶)的含量通常小于成熟酶系统中消化酶的含量,导致断奶仔兔对蛋白质和淀粉的消化率较低。断奶后,饲料中乳糖含量大大降低,导致乳酸产量减少,胃中总酸度降低。同时,饲料中的一些蛋白质和无机阳离子也会与胃酸结合,最终导致断奶仔兔对蛋白质和大量患有胃肠道疾病的微生物的消化障碍,进而破坏断奶仔兔消化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此外,断乳兔体温调节能力差,易受冷热应激。
2.断奶幼兔腹泻的原因。
(1)免疫应激因子
幼兔的免疫球蛋白来源于初乳和母乳,断奶后两周内幼兔免疫水平最低。由于母体抗体的终止,本身并不产生新的抗体,对病源的抵抗力最差,所以容易感染疾病。尤其是肠胃疾病。
接种应激:幼兔断奶前需注射大肠杆菌疫苗或魏氏梭菌疫苗,断奶后40-45天注射兔瘟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幼兔接种疫苗后会出现精神萎靡、食量减少、腹泻等症状。
(2)消化道功能障碍
幼兔断奶离开母兔时,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幼兔从主要消化母乳转变为完全自己喂养,幼兔很难完全建立消化酶。消化酶和胃酸分泌不足,淀粉和植物蛋白消化吸收能力弱,有益微生物群落的形成也是引起断奶仔兔腹泻的重要因素。
(3)气候的剧烈变化
在断奶阶段,仔兔舍内温度忽冷忽热,尤其是没有保温措施的兔舍,低温高湿使仔兔感觉更冷。急剧降温和寒冷的刺激导致幼兔免疫力下降,表现为大量腹泻(胶状粪便)、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腹泻
(4)营养原因
断奶幼兔由于营养生理特点的限制,受断奶、换料等应激因素的影响,导致断奶后65,438+0-2天采食量减少或拒食,但2-3天后因饥饿而大量进食,短时间内摄入的大量营养物质在幼兔消化道内难以消化,导致消化迟缓。未消化的营养物质,尤其是碳水化合物,容易发酵,导致胃肠道内产生大量病原微生物,进而导致幼兔腹泻。断奶的兔子只有很低的水解蛋白质的能力,消化道和其他酶系统还没有发育好,所以消化植物蛋白的能力非常有限。同时,蛋白质是一种活性很强的抗原。进入消化道后会发生局部免疫反应,导致消化道损伤。日常食物中蛋白质水平过高容易引起幼兔腹泻。如果日常食物中的粗蛋白含量超过25%,就会导致严重的腹泻。幼兔日粮中的粗蛋白水平一般不应超过20%。日常食物中消化率能否过高,是因为断奶仔兔淀粉酶、麦芽糖酶、蔗糖酶分泌不足。如果饲料中消化率过高,碳水化合物会在胃肠道中发酵酸败,导致大量致病菌滋生,引起腹泻。实验表明,当饲料中消化能超过15MJ时,可引起幼兔严重腹泻。日常谷物中粗纤维的含量要适当。在日粮中添加优质易消化的干草粉,对断奶仔兔胃肠道及其他消化器官的正常发育和功能,维持正常的微生物菌群具有重要作用。适量的粗纤维可以缩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通过胃肠道的时间,减少碳水化合物在胃肠道的发酵时间,有效预防腹泻。但幼兔消化粗纤维的能力不如成年兔强。劣质和过量的纤维素会对消化道黏膜造成机械性损伤,导致腹泻。(如稻壳、花生壳、锯末等。)
饲料霉变变质、摄入冷冻饲料、露草、脂肪氧化酸败以及各种抗营养因子(如植物凝集素、蛋白酶抑制剂)的存在,也会导致幼兔腹泻。
在幼兔饲料中随意添加抗菌药物,增加了病原菌的耐药性。耐药性的出现和增强,使幼兔肠道菌群发生变异,趋于复杂和难以控制。抗生素和细菌相互选择,细菌不断变异,耐药性不断增强,进一步增加了腹泻的可能性。
(5)环境因素
从母子适应到母子隔离,甚至连窝都被彻底打乱,以至于被分配到其他极不熟悉的新圈舍,让断奶的兔子感到极度恐惧。极度恐慌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平衡失调,导致免疫力下降。观察表明,10 ~ 30%的断奶仔兔拒绝进食,拒绝饮水或进食,12小时前饮水量明显下降。80%的断奶仔兔4 ~ 5天适应新环境,7天完全适应。因环境变化导致消化能力下降引起的腹泻发生率比原来的圈舍高20%左右。此外,兔舍消毒不彻底或不规范也会引起断奶仔兔腹泻。
(6)疾病因素
兔大肠杆菌病、魏氏梭菌病、沙门氏菌病、轮状病毒感染都会引起幼兔腹泻。寄生虫感染,如球虫感染,也可导致幼兔腹泻和死亡。
3.综合防控措施
由于导致断奶仔兔腹泻的因素很多,在实践中需要综合分析各种原因,需要一套综合措施来防治断奶仔兔腹泻
(1)营养性腹泻的防治
配制营养全面、营养配比协调的幼兔饲料,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添加。合理选择日常食物原料,合理的蛋白质含量和消化能水平应优先添加优质蛋白质原料如优质鱼粉、DPS(肠膜蛋白粉)、乳清粉、代乳粉、膨化豆粕等。,并将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配制幼兔饲料时,要注意以下平衡,蛋白质、消化能、粗纤维之间的平衡;钙磷平衡;氨基酸之间的平衡;饲料中pH值的平衡;以及其他营养元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的平衡。).当代动物科学证明,通过精确平衡氨基酸的供给,可以合理降低饲料的粗蛋白水平,动物的生产性能不会受到损害,反而会得到提高。
在幼兔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酸化剂,可缓解幼兔胃酸分泌不足,对防治腹泻有重要作用。最好添加复合酸,一般添加量为0.05 ~ 0.1%。
适当添加外源酶,如蛋白酶、纤维素酶、葡萄聚合酶等复合酶制剂,有助于膳食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的消化,减少营养性腹泻。一般添加量为0.5% ~ 1%。
适当添加饲料免疫增强剂,如寡脱氧核苷酸、两歧双歧杆菌等微生态添加剂,以及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如黄芪杂粮、灵芝杂粮等,可以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防治应激性腹泻
一般幼兔从17 ~ 20天开始饲喂,饲喂时间要根据品种和季节进行调整。一般来说,肉兔可以在16 ~ 18~20d补,獭兔和毛兔可以在18~20d补。炎热的夏天,笼子可以提前补充;由于冬季天气寒冷,幼兔体温调节能力差,可适当推迟喂食时间。饲喂是减少断奶仔兔腹泻的重要环节,使其在断奶前锻炼胃肠道等消化系统,促进相关酶的分泌,加强对饲料蛋白特别是植物蛋白的免疫耐受,以适应断奶后的进食。为了防止断奶和分组的应激,断奶要循序渐进,尽量减少分组,进行个体化调整。保持室内温度和一定的湿度,避免高温或低温,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室内温度保持在30℃以下,冬季注意保暖,室内温度不低于15℃,湿度在60%-70%之间。
为了减少应激引起的副作用,可以添加一些抗应激添加剂,如电解多维、有机铬、谷氨酰胺等。另外,断乳兔要保持原有的饲料配方、饲养方式和笼舍不变。并保证充足、清洁的饮用水能缓解幼兔腹泻。
(3)治疗疾病性腹泻
妊娠母兔于分娩前15d注射大肠杆菌疫苗和魏氏梭菌疫苗。它能使幼兔获得良好的被动兔疫抗体。幼兔25日龄可注射大肠杆菌疫苗和魏氏梭菌疫苗。可以的话可以自己打疫苗,效果更好。由于病毒性腹泻无特效治疗方法,对家兔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如服用鞣酸蛋白、硝酸铋等收敛止泻药物,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对于细菌引起的腹泻,鉴于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应选择性交替使用抗生素,剂量要准确。断奶仔兔腹泻的防治应从饲养管理、疫苗预防和药物预防三个方面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饲料中应添加扑尔敏、地克珠利、克粉等抗球虫药物,预防球虫引起的腹泻。抗球虫病药物应交替使用。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防治腹泻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长期使用一种药物,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应合理搭配和轮换使用。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由于未成熟断乳兔的特殊性,对内外环境敏感,多种因素都会导致腹泻。为了达到满意的效果,在预防和控制方面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虽然导致断乳兔腹泻的因素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与饲养管理不当有关。因此,在诸多防控措施中,全面改善和规范断奶仔兔的日常饲养管理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