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中的“清虚热药”的临床应用?
众所周知清虚热的药物是以清虚热为主要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阴虚内热症的药物。所以我们在学习清虚热药的时候有两个地方需要注意,在有的书中说清虚热药是治疗虚热症的药物,这样说并不太准确,因为?虚?有气、血、阴、阳之分,根据中医学的观点,阴虚是可以发热,其他的虚症也可以出现发热症状,比如说阳虚、气虚同样可以有发热的症状,这种除阴虚之外的发热是不能用退虚热的药物的。另外,对于清热药中的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他们是针对的具体的热症或者是里热证是治疗里热证当中的实证,而虚热证并不是由邪气引起的,不需要袪邪,所以清虚热药和另外清实热药有很大区别。对于治疗虚热证的时候,我们还要区分一下?清、退、除?这三个动词的不同含义,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三个意义基本相同,因为阴虚内热证很典型的一个症状是?骨蒸?就是患者自己觉着很热,这种热好像从骨髓里向外发出,是一种比较难受的自觉发热症状。
所以在一些中医药文献中就抓住主要症状,把?清虚热?叫做?除骨蒸?。另外,还用?除疳热?来表示?清虚热?,这个主要是清虚热在儿科当中的具体体现,常常在小儿疳积当中出现阴虚内热,清虚热的药治疗小儿疳积的阴虚发热,常常叫做?除疳热?,这里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的是小儿疳积不都表现出有阴虚内热的情况,在中医儿科里可以知道小儿疳积比较常见的病因还是脾虚导致,有的可能也是因为肠胃有湿热,所以除疳热不是泛指小儿疳积的一切发热,只是疳积当中的阴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