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烂脚的原因有哪些?

老年人烂脚的多,一定要注意,因为跟烂脚有关的因素很多,一定要注意。下面列举一些老人脚烂的原因,供大家参考。

老年人烂脚的原因

一、一些外因是糖尿病足腐烂的原因:除了内在血糖的影响,还有非常重要的外因,其中约50%是鞋子不合适造成的,20%是患者对足部护理不当造成的。吸烟可加重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

其次,血糖控制不稳定也是导致糖尿病足腐烂的原因:糖尿病足腐烂是血糖控制不好造成的。血糖过高会使皮肤发痒,正常反应是用手去挠。挠的话伤口不容易愈合进而导致感染,这也是糖尿病足烂的常见原因之一。

第一步:清创

彻底彻底清创,清除所有坏死组织、血管、肌腱、骨骼、关节等。以及切开并引流化脓组织和皮下气肿。

第二步:抗感染

糖尿病足的溃疡和坏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如果感染面得不到有效控制,会迅速发展,造成截肢,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因此,控制局部感染非常重要。我院通过局部应用中药泡可以快速控制感染。

第三步:改善微循环。

通过改善外周血管微循环,营养神经,改善机体组织的血液供应,减少缺氧,促进神经修复和毛细血管再生,改善糖尿病足和下肢的血液循环。

第四步:滋养伤口。

对于长期伤口不愈合的糖尿病足患者,采用特殊药物进行局部湿敷,可以改善创面微循环,增强毛细血管再生能力,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快速生长。

中医药治疗老年人烂脚

慢性皮肤溃疡是中医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说到病因,西医认为主要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长期卧床压迫所致。龙华医院对675例慢性皮肤溃疡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发现感染性溃疡占29.78%,下肢静脉性溃疡占11.90%,下肢动脉性溃疡占11.23%,并发窦瘘占11.70%,有外伤或损伤。阙教授解释说,中医认为慢性皮肤溃疡的发病是?因虚感邪(风、湿、热、毒),邪致血瘀,伤正气,化腐为损?于是乎,虚、邪、瘀、腐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其病理特点是虚实夹杂,虚实夹杂,气虚血瘀为其本,湿热毒蕴为其标。

针对烂手烂脚,西医治疗多以预防感染、保护疮面为主,如抗感染、手术清创、植皮等。但中医认为,难愈的疮毒,大多是由于正气不足,脉络不通,不能藏毒泄出,导致邪气无出路,最后湿热毒邪积聚。治疗要有针对性,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阙介绍,根据疾病症状的不同,一般慢性皮肤溃疡在中医辨证中分为三种类型:

湿热毒蕴证。多见于皮肤溃疡炎症急性期,局部瘙痒疼痛,疮面腐肉较多,脓水浸泡,并有部分恶臭气味。疮面周围皮肤肿胀灼热,可伴有恶寒发热、口苦、尿黄赤、便秘。舌质红,舌苔黄腻。

湿热瘀阻证。多见于皮肤溃疡炎症缓解期。局部溃烂,疮面烂肉,脓液淋漓。伴有口干、口苦、尿黄赤和便秘。舌红,舌苔薄黄腻。

气虚血瘀证。多见于皮肤溃疡的肉芽组织增生期和组织重建期。创面腐肉耗尽,肉芽颜色暗淡鲜嫩,脓液稀薄,新肌难长或不长,伴有乏力。舌淡,或有瘀斑,舌苔薄。

老年人烂脚的分类治疗

(1)水疱型:急性期皮肤可出现急性红肿、渗出性水疱损害,多为散在性。如果有糜烂,细菌感觉常常是继发性的。

染色。水疱虽小但未破时,可涂益康奇、克美奇、癣药或浸泡在10%冰醋酸溶液中20分钟,每日2 ~ 3次。如果能刺破水疱释放出水疱液,可涂复方瑞佐辛搽剂或加湿粉。如有继发细菌感染,可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待感染控制后再上药。

(2)浸水型:常表现为趾蹼裂,伴有表皮剥脱和湿浸,痒,易感染。可用湿灵粉或复方辣索辛搽剂、柯美尧尧液、益康尧尧液。渗出减少后,再用燥湿灵膏、宣帝膏、米康中膏等治疗。

(3)鳞屑角化:由于足底和足缘过度角化而发生广泛脱屑。夏天经常出现簇状水泡,冬天又干又疼。复方苯甲酸软膏、克霉唑软膏或癣药可交替使用。夏季可用10%冰醋酸溶液浸泡,每晚1次,每次约15分钟。

(4)湿疹样癣菌疹:足霉菌感染引起侧部成组发痒的水疱和手指、手掌屈曲甚至全身。这是身体对癣过敏造成的。所以首先要进行抗过敏治疗,如口服酮替芬、扑尔敏等。严重者可肌肉注射曲安奈德混悬液400 mg,抑制皮疹的发生,直至病原病灶得到控制。同时,用3%硼酸水湿敷或复方米康奇软膏和肤宋庆软膏。湿疹消退后,应涂抹润肤露、姚笛软膏、益康奇、可美奇等治癣药。

(5)脚气感染:由于脚气瘙痒难忍,抓挠后可继发细菌感染,引起脓疱、丹毒或淋巴管炎。此时应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并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后再涂红霉素软膏治疗。炎症消退后,应外用柯美尧尧或益康尧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