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活血藤简介

又名:五味子、旋覆花。

出处:出自《重庆草木本草方》:红藤,味道、功效、用法与红藤相同,香气比红藤浓,功效比红藤好,但长得少。中药方剂中,大小红藤往往并列,平分秋色。没有小红藤的时候,用多一根代替。

拼音名称:ɡXi

别名:钻骨风、八仙花、钻石风、五香血藤、滑藤、爬岩香、满洲香、香血藤、天青红、血糊藤、钻岩尖、巴戟天、巴戟天、川巴戟天、称蛇根、老蛇斑、野五味子。

来源:药材来源:五味子科植物铁箍粉的茎、藤或根。

拉丁植物和动物矿物名称:五味子。)Baill。var。中国橄榄。

采收与贮藏:6月采收10 ~ 11,晒干或鲜用。

原始形态:落叶或半落叶木质藤本,长2-3米。根圆柱形,木质坚硬,稍弯曲。老枝灰色,小枝棕色。单叶互生;叶革质;叶柄长0.5-1厘米;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2cm,宽1-3cm,先端长渐细,基部宽楔形圆形,边缘不明显,齿稀疏,上部绿色,嫩叶有时有浅色斑纹,下部略白,侧脉6-8对,不明显。花雌雄异株;花单生或簇生,直径约65438±0cm;花被6-9片,排列成3轮,最外面的3片较小;雄蕊6-9,花丝在基部稍有节,雄蕊嵌入扩大的花托缝合孔;雌蕊群球形,心皮10-30,离生,座果时花托伸长约3-7厘米。小浆果呈球形,直径5-7毫米,成熟时呈鲜红色。种肾圆形,种皮光滑。花期6-8月,果实7-65438+10月。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