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注射液
来源:广东医药卫生信息网点击次数:2更新时间:2008年9月26日文章词条:yjhan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预防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3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5438000例。益母草组和缩宫素组采用益母草注射液和缩宫素单独治疗,益母草+缩宫素组采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主要观察三组产后出血量、子宫复旧及泌乳时间。结果在产后出血方面,益母草加缩宫素组的出血量明显少于益母草组和缩宫素组(P < 0.01或P < 0.05)。益母草+缩宫素组和益母草组出血量明显低于缩宫素组。在术后子宫复旧方面,益母草组疗效优于缩宫素组,尤其是在第3、5、7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在开始泌乳时间方面,益母草组有提前泌乳的趋势,术后第3、5天天乳足率明显高于缩宫素组(P < 0.05或P < 0.01)。结论益母草注射液具有明显的促进子宫收缩、子宫复旧和泌乳的作用,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合用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有一定价值。
剖宫产后出血/益母草注射液/治疗应用/子宫收缩/药物作用
产后出血仍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最常见的出血原因。现代药理研究证明[1]益母草具有溶栓、抗凝、降脂、降低血液粘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抗氧自由基、降低细胞内钙超载等作用。近年来,益母草注射液在临床预防产后出血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2007年7月至2007年6月65438+2月,我院进行了益母草注射液预防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数据和方法
1.1病例选择标准(1)20-34岁住院孕妇;(二)妊娠37周以上不满42周,已剖宫产分娩的;(3)同意参加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病例排除标准(1)患有肝炎、肝功能异常的孕妇;(2)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3)术前48小时内接受抑制子宫收缩药物治疗的患者;(4)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或胎盘粘连需手法剥离;(4)不同意参与本次临床研究者。如果符合1项,则排除。
1.3一般资料将我院2007年7月至2007年6月符合条件的300例随机分为3组:益母草组、益母草+催产素组、催产素组,每组100例。三组产妇年龄、孕周、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4药物益母草注射液:lmL(20mg),成都时代药物制剂研究所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1021448)。缩宫素注射液:10 U,南京新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5281)。
1.5处理方法
1.5.1益母草组于胎儿娩出后立即子宫内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mL,术后2小时臀部肌肉注射1mL益母草注射液,之后每12h注射1次,共注射8次。
1.5.2益母草+催产素组术中给予催产素10U宫内注射,益母草用法同益母草组。
缩宫素组胎儿娩出后立即子宫内注射缩宫素10U,术后2小时臀肌内注射缩宫素10U,之后每12h肌肉内注射1次,注射* * * 8次。
1.6观察指数
1.6.65438+术后产妇继续在臀部下放置会阴垫,及时更换并称重,记录术后每日出血量。
1.6.2子宫复旧后每天早上8: 00测量子宫高度。测量前指导产妇排空尿液,并按摩子宫使子宫变硬,记录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子宫底部的高度。
1.6.3开奶时间观察:负责母婴室的护士每天下病房,督促早吸吮、勤吸吮并指导正确的护理技巧,使产妇产后乳汁分泌量足够宝宝吃奶,不必补充代乳品。泌乳定义为产妇产后乳汁分泌不能满足婴儿需要或没有乳汁分泌,需要人工补充代乳品。术后第二天观察乳汁分泌情况,统计乳汁分泌人数及泌乳率;观察第3天和第5天天乳足和缺乳的情况,统计乳足率。
1.7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个结果
2.1 3组对比表1结果显示益母草+缩宫素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益母草组和缩宫素组(P < 0.01或P < 0.05),说明益母草和缩宫素在控制产后出血量方面有协同作用。益母草+缩宫素组和益母草组出血量明显低于缩宫素组,提示术后肌注益母草控制产后出血优于肌注缩宫素,但两药无协同作用(与益母草组比较,P > 0.05)。
2.2 3三组子宫复旧情况比较表2显示,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益母草组疗效优于缩宫素组,尤其是第3、5、7天,两组差异显著。而益母草组与益母草+催产素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2.3三组间开始泌乳时间比较表3显示益母草组开始泌乳时间有提前趋势,术后第3、5天天乳足发生率明显高于缩宫素组(P < 0.05或P < 0.01)。
表1 3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对比(略)
表1三组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比较
统计方法:u检验;①与催产素组比较,P < 0.05②与益母草组比较,p < 0.01。
表2术后子宫高度比较(略)
表2剖宫产术后子宫高度比较
统计方法:u检验;①与缩宫素组比较,p < 0.05。
表3三组开奶时间比较(略)
表3三组泌乳时间比较
统计学方法:χ2检验;① P < 0.05,② P < 0.01,与催产素组比较。
3讨论
目前,产后出血仍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其发病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 ~ 3%,对产妇危害极大,危及生命或导致远期并发症,因此积极预防产后出血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2]。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居首位,发生率为50% ~ 70%,约占产后出血的2/3。因此,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是加强子宫收缩力。常用的药物有催产素、麦角新碱和前列腺素。缩宫素是目前最常用的宫缩药物,具有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但个体差异很大[3]。因此,寻找一种高效、方便、安全的宫缩药物是产科医生的期望。
益母草治疗产后出血历史悠久。《本草纲目》记载,益母草具有“活血、破血、调经、解毒”的作用,可治疗“胎漏难产、胎膜滞留、血晕、血风、血痛、崩漏、血尿”[4]。近年来,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5],益母草注射液能兴奋离体和在体动物及人的子宫,促进子宫肌肉收缩。
本研究结果显示,益母草+缩宫素组剖宫产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益母草组,提示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有促进子宫收缩、止血的作用。益母草见效慢。根据徐爱群等[6]的实验,益母草注射液引起子宫收缩所需时间为(2.51±2.16)min,长于缩宫素组的(1.68±0.68)min,益母草注射液引起子宫完全收缩所需时间约为2min。但缩宫素作用时间短,半衰期为1 ~ 6 min,益母草作用时间长,半衰期为6 h,当缩宫素作用减弱时,益母草发挥作用,因此整个手术过程中止血效果优于益母草或缩宫素单独作用。单纯益母草组术中出血量高于其他两组。笔者认为其原因与上述文献一致,由于益母草作用缓慢,子宫收缩延迟,故该药引起的出血量高于益母草+缩宫素组(P < 0.01),出血量略高于单纯缩宫素组,但差异不显著。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益母草+缩宫素组和益母草注射液组出血量明显少于缩宫素组,说明益母草注射液不仅能减少产后2小时出血量,还能有效减少产后长时间出血。
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方面,益母草组疗效优于缩宫素组,说明子宫复旧良好,进一步证实益母草注射液在减少恶露、促进子宫复旧及产后恢复方面明显优于缩宫素。
良好的子宫复旧可以促使产妇尽快开乳,有利于子宫复旧。本研究表明,与缩宫素组相比,益母草组在第3天和第5天的天乳足数与缩宫素组有显著差异,表明益母草能使产妇提前开始泌乳,增加产奶量。
缩宫素是一种多肽激素宫缩药,益母草的有效成分是生物碱,与缩宫素在机制上不同,可能有协同作用。因为手术中益母草起效慢,不能及时促进子宫收缩,所以要用催产素。但催产素作用时间短,静脉注射半衰期为1 ~ 6 min,肌肉注射半衰期为30 ~ 60 min。本实验每12h小时给催产素1次,时间太长。如果要提高催产素的疗效,可能需要增加使用次数。然而,当接收点饱和时,增加药物剂量就不能再引起子宫收缩。临床研究发现,缩宫素的使用量超过40U,如果继续使用,促进子宫收缩的效果并不明显[7]。但益母草作用时间长,半衰期约6小时,子宫收缩时间比催产素长。本研究还发现其宫缩止血效果优于缩宫素,长时间手术后宫缩效果更好。因此,益母草与缩宫素合用可明显延长子宫收缩时间,二者相辅相成,可作为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首选药物。
参考
[1]陈。益母草概述[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1,8 (4): 296。
于艾丰。妇产科内分泌学(第二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62。
〔3〕Balki M,Ronayne M,Davies S,等.剖宫产后用于产程停滞的最小缩宫素剂量要求〔J〕妇产科,2006,107:45。
侯家钰。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157-158。
郭鹏,高莹,张京泽,等.益母草的药理研究进展[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8,17 (1): 83。
徐爱群,曾,吴,等.益母草注射液对子宫收缩和止血作用的初步观察[J].中国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07,3 (2): 88。
[7]李立春,曲军.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7 (6):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