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壳虫简介

目录1拼音2来源3拼音名称4别名5来源6原形7性状8药理作用9炮制10性味11经络经络12。可用于治疗13介壳虫的用法用量14注15附件16各种讨论摘录17附件:1使用中药介壳虫的处方2使用中药介壳虫的中成药1拼音zhè chóng。

2来源《本经》

3拼音姓名Zhè Chónɡ

4.介壳虫的别名有土鳖虫(本经)、土鳖虫(别路)、过街虫(丫丫)、簸箕虫(本草)、蠓虫(袖珍方)、地鳖虫(鲍氏小二方)

来源是土元科昆虫中华土元,或土元科昆虫红色土元。五月到八月拍摄。把炸好的麦麸撒在地上诱捕,或者晚上用灯光诱捕。捕捞后用开水烫,晒干或烘干;也可以用清水洗,盐水煮,晒干或烘干。

6原始形态①土鳖虫

雌雄异形,雄虫有翅,雌虫无翅。雌虫长约3厘米,上下扁平,黑色有光泽。头部小,向腹部弯曲。口器有嚼劲,下颚坚硬。复眼发达,肾形;一只眼睛两只。触角呈丝状,又长又多节。胸部像盾牌一样展开,前窄后宽,罩住头部。雄鸟胸部呈波浪状,有凹口,有2对翅,前翅革质,后翅膜质,不用时折成扇形。3对足,同等发育,有细毛,多刺,基部扩大,覆盖胸面和腹基部,跗关节5个;有两只爪子。腹节1很短,蹼不发达。第八、九腹节的脊椎缩短,需要1对。雄虫第九蹼上有1对腹刺;雌虫的第八和第九张网藏在第七张网里面。生殖器不突出。

生活在地下或沙土中,多见于粮仓下或油厂潮湿的地方。白天待在里面,晚上出来,觅食腐殖质和淀粉。分布在全国大部分地区。

(2)红缘水蛭,又称药用水蛭。

雌雄昆虫的形状相似。雌虫长2.7 ~ 3.3厘米;雄虫体长2.2 ~ 2.4厘米。身体是深棕色的。头部位于胸部下方。眼睛不发达,两眼之间的区域很宽。前胸背板呈三角形,两侧后角近乎垂直。前侧边缘有淡黄色边缘。前后翼退化为翼基,末端尖。脚粗而短,腿关节下缘有巨大的刺。女性腹部蹼只有7个结节,男性有8个结节。尾巴胡子又粗又短。

住在油坊、酱坊、灶脚和墙角潮湿疏松的土里。分布于华南、福建、台湾省等地。

7个特征①中华真地鳖

它是土鳖虫的干燥雌虫。卵圆形,扁平,长2 ~ 3厘米,宽1 ~ 2厘米。头部一端较窄;尾部较宽;背面为紫黑色,甲壳状,由9个水平关节铺瓦而成。腹面黑褐色,有光泽,头小,棕黑色;天线1对,大部分已经脱落。足有3对,呈弧形,腹部隆起,关节弯曲,尾关节较宽,略尖。脆,易碎,腹部有灰黑色物质,有臭味,微咸。最好是完整的,油性的,有光泽的,不带泥的。

所在地:江苏、浙江、河南、湖北等地。此外,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也产。产于江浙的,个头小,重量轻,腹中无泥,品质最佳,故称“素土元”。其他地区生产的体重大、肚子浑、质量次的,称为“大土元”或“汉土元”。

②金边真地鳖

又名:金边土鳖虫。它是红边水獭的一种干燥的雌性昆虫。卵圆形,扁平,长3 ~ 3.5厘米,宽1.5 ~ 2厘米。背部黑褐色,有光泽,甲壳状,有65,438+00个横节。65,438+0节点较宽,有一条黄色窄边。以下9个节的边缘呈红褐色,每个节呈锯齿状。在第二和第三节点的两侧有65,438+0对特定的翅膀。腹部红褐色,有光泽。剩下的和上一个一样。

主产于福建、广东、广西。

此外,地鳖虫的干雌虫也入药。北京制造。

8药理作用在试管中,用亚甲蓝法检测土鳖虫提取物(水煎醇沉)对白血病患者白细胞有抑制作用,而用Waber呼吸器法检测结果为阴性。土鳖虫、全蝎、蜈蚣制成的“结核散”在试验臂中对人体结核无抑菌作用。

9炮制,洗净杂质,沸水洗净,文火焙干。

(1)《本草宣彤》:“去足煎。”

②应得本草:“脱脚,或煎,或醉死。”

10咸、寒、毒。

①经典:“尝起来又咸又冷。”

②别录:“消毒。”

③药性理论:“苦咸。”

雷公炮制药物11经络:“入心、肝、脾。”

12的功能主要用于祛瘀、破积、通络、治伤。治腹部肿块,瘀血闭经,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木舌,重舌。

(1)经典:“主心冷热洗,血积,硬破,血闭。”

②《药性论》:“以滞水治月,则积血。”

(3)《本草》:“乳脉不好,研一,半水,滤取之。”

④纲要:“进行产后积血,破瘀,治小儿重舌,外科舌,口疮,腹痛,夜啼。”

⑤《本草宣彤》:“破诸瘀血,跌打重伤,正骨。”

⑥《本草续志》:“消水肿解毒。”

⑦分类药:“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消肿利咽。”

13介壳虫用法用量:煎服,1 ~ 2元;还是进了药丸,散了。外用:用汤剂冲服或捣实。

14注意孕妇禁忌。

①本草经注:“怕皂荚菖蒲。”

②药性理论:“恐宅行。”

(3)《本草经》:“不留瘀血者,不宜用之。”

15附方①治疗五种疲劳,极瘦,满腹,吃不下,食伤,悲,饮伤,房室伤,饥伤,劳损,经络荣卫之气伤,内血燥,错甲,目暗。缓中补虚:大黄十分钟(蒸),黄芩二两,甘草三两,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药四两,生地十二,干漆一两,蛴螬一升,蛴螬一升,蛴螬半升。十二味,最后一种,炼蜜丸,小豆大。每天三次,每次五粒,用酒送服。(《金匮要略》大黄朱崇丸)

②治产妇腹痛,腹部脐下有干血,亦不利于主月经量:大黄三两,桃仁二十枚,金龟子二十枚(煮沸,去足)。前三味,后一味,炼蜜四丸。取酒一升,煎一丸,服八粒,骤服。新的血液就像海豚的肝脏。(《金匮要略》瘀血汤)

(3)骨折和骨愈合的治疗:烤甲鱼1只,为最后一只,每次服三钱2只。(医方摘要)2.6元(纸隔,砂锅焙制),2.2元自然铜(火醋淬7次)。为了结束。每餐两元,配温酒,卧病在床,饭后服用;如果你生病了,在吃之前服用它。(口袋方巾)

④疯狗咬伤的治疗:蛰虫七只(去脚炒)、生大黄三钱、桃仁七只(去皮尖)。三钱用白蜂蜜,一碗黄酒,煎到七分钟。(吉林中草药)

⑤治重舌,满嘴无字:七虫(微炒),盐一个半。取一大杯水,煎五七遍。如果你被命令呕吐,不要吞咽,在星期三和星期五。(“盛慧芳”含虫煎汤)

⑥重度舌痛的治疗:土鳖虫、生薄荷研磨成汁,在舌下肿胀处缠丝。(鲍氏小二方)

⑦治小儿腹痛夜啼:虫半分(微炒),赤芍药一分,公蟑螂一分。刀罗是最后一个。每只眼睛,用温酒调一半钱。量大小,加减。(《盛慧芳》)

8治瘰疬:鲜土鳖虫、老瓦花(隔年留屋,瓦煅为佳)。一起粉碎。用膏药贴住,塌之前会消失,塌了会收敛。(中医杂志(21):61926)

16各种讨论①《本草经》:“治跌打损伤,续筋骨,有奇效。也是足厥阴经的药。满血者,其身亦真阴,灌溉百骸,流绕经脉者也。血滞则经络不通,阴阳并用则相济,寒热相冲。咸寒能入血软化变硬,故为心腹部积血,血闭之主证。”气血和谐,营卫通畅,寒热自行消除,经络调整均匀,月子来了,女人就要生孩子,治疟母是必备良药。"

②长沙窑姐:“金龟子善祛瘀,补损最大。《金匮要略》鳖甲煎丸长期用于治疗疟疾,产生脓肿;大黄朱崇丸用于治疗劳累所致的脘腹胀满,内有干血;下瘀血汤用于血瘀型产后腹痛;红薯根不好治经水,腹部满是疼痛。可消症破瘀。”

(3)《本草求真》:“古人用之治跌打损伤,乃与土铜、龙骨、血竭、乳香、没药、五铢、荆条、麻皮灰、狗头骨混合。治腹痛、血痛、血瘀,桃仁与大黄配伍。每只耳朵根据症状使用。”

17摘自*字典

中药方,朱崇散,拼音:zhè chó ngs m 곡 n药方:30忌口(微炒),10忌口(去翅足微炒),10水蛭(微炒)。...

破瘀汤拼音:pòyūtāng方药:荆芥4.5g、土鳖虫30片、大黄9克、蒲黄15g、当归、桂枝、甘草6克、桃仁30。...

七味汤柏子仁12 g生杭芍12 g生明没药9 g生明乳香9 g甲虫4(大)制马钱子0.6 g功能主治:治脑。...

大黄虫丸《中国药典》:大黄虫丸:处方:熟大黄300g、土鳖虫(炒)30g、水蛭(...

桃仁和血淤汤一起炒?每只20条虫子(去掉脚)。大黄9克,桃仁20片,介壳虫20片(水煮,去脚)方法:三料:粉、蜜炼、丸。...

用的多是中药介壳虫的药方。

中成药鳖甲煎丸使用中药甲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