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黄的基本信息

拼音名称Zhú Huáng

别名淡竹黄、竹三七、血三七、竹人参、红团子、竹茧、淡竹花、竹花。

医用局部底座

清明前后采集时间

它来自竹黄。一种属于子囊菌纲石竹科竹属的真菌,作为种子入药。一年四季都可以采集晒干。

性味淡而平。

功能:祛风除湿,活血通经,止咳。用于风湿关节痛,四肢麻木,小儿百日咳,白带过多。据说胃病可以治疗。

用法用量:2 ~ 3元。

主治:清热化痰,凉心安神。治疗小儿发热、谵妄、中风、痰浊、惊厥、癫痫。

①“舒本草”:药物毒热。

②《日华子本草》:用于治疗中风痰阻、骤声、小儿烦躁、癫痫痰阻。

3《开宝本草》:主子惊风,宁心明目,除风热,治金疮止血,养五脏。

4《本草伊彦》:凉心经,去风热。

⑤“玉花楸药液”:清热解毒。

使用注意事项:

灰指甲、鹅掌楸等皮肤病患者不宜服用。孕妇和高血压患者禁用;服药期间不要吃萝卜和酸、辣的食物。

摘自《全国中草药集》、《中草药颜色图谱》和《中草药处方》

资料来源“汇编”

生态环境:生于竹类和刚竹类的竹竿上,多生长在腐朽或腐朽的竹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