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译的人物经历
1983.9-1986.7,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
1999.6-2000.12赴以色列魏茨曼科学院,与国际知名转基因学者乔纳森·格雷塞尔教授合作转基因技术;
1986.7——目前在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系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
讲授本科生遗传学和研究生分子数量遗传学。
主要研究领域:
植物分子遗传与育种
主要科研项目:
1.主持教育部高校博士点专项基金“棕色棉遗传图谱的构建及棕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
2.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高品质棉花离子束育种技术研究”
3.主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天然彩色棉彩色纤维形成机理的研究”
4.主持安徽省“十一五”科技重点项目“棉花新品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5.主持安徽省“十五”重大科技项目“霍山石斛和天麻的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繁育技术研究”
6.主持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霍山石斛人工繁育产业化”。
7.主持遗传省级重点学科建设。
8.主持安徽省自然基金“棕色棉纤维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光信号的调控”
9.主持省级重点实验室(基础生物学实验中心)建设。
10.主持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药用霍山石斛发酵培养体系的建立及中试发酵”
11.主持安徽省人才发展基金资助项目“棉花彩色纤维品质的遗传改良”。
12.主持建设了遗传学省级精品课程。
13.主持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除草剂转基因小麦生态安全性评价及预防措施研究”
14.主持省财政厅农业发展项目“抗虫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
15.离子束注入棉花的诱变效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二参与人)
16.离子注入促进棉花陆海杂种遗传稳定性的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五次参与)
17.梨石细胞发育调控及木质素生物合成代谢关键酶基因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三参与人)
18.主持建设霍山石斛种子质量保证、新品种选育及标准化种植基地,安徽省2013-2014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19.原花色素合成和转运相关基因对棉纤维色素合成的影响。
主要科研成果:
1.2000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低能离子注入棉花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应用技术研究”(排名第四)。
2.2004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为“霍山石斛人工繁育、种质改良及产业化技术”(排名第一)。
该项目是安徽省“十五”重大科技项目。2004年4月通过安徽省科技厅项目鉴定,2003年获安徽省科技三等奖。
背景资料:霍山石斛是兰科多年生茎常绿草本植物,对环境要求严格,多为附生植物。野外多分布在300 ~ 700米的低山区,生长在河谷旁的悬崖峭壁上,阴凉、潮湿、通风的环境中。石斛含有多种成分,如石斛碱、石斛多糖等。它具有抗菌、降血压、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多种功能。对提高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有奇效。它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和外贸出口物质。香港市场的石斛等同于黄金,其加工品“枫斗”的国际价格为8000 ~ 10000美元/公斤,素有“千花草”、“软黄金”之称。石斛具有巨大的经济和药用价值,开发前景十分广阔。适宜种植石斛的地区有我省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此外,还适合工厂化快速繁殖和温室栽培。
项目概述:该技术通过对霍山石斛生态环境、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建立了一整套霍山石斛种苗高效繁殖技术体系,种苗年繁殖系数达到12。自主研发了“石斛营养液”,建立了霍山石斛主要有效成分石斛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及其抗氧化作用,确立了霍山石斛系列产品火凤豆、霍山石斛多糖精品、霍山石斛饮料的开发。本项目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备产业化生产的种质储备和技术条件。
3.2006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天麻繁殖移栽技术》(排名第一)。
背景:天麻生长适合在安徽山区推广,也可在室内控制条件下栽培。天麻是一种珍贵的药材。作为一种药用植物,它不仅可以治疗多种疾病,而且是一种很好的高级保健补品。根据药物剂型不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发展前景无限,市场潜力巨大。
项目描述:本研究以茎尖、稻麻和白麻种子为外植体,以组培试管稻麻为种麻。筛选出最佳培养条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试管稻麻高效繁殖技术体系,简化了生产中的种麻繁殖程序,开发了一套分离纯化和快速测定天麻素含量的方法。该技术可用于基层天麻的质量鉴定。
成果水平:该项目是安徽省十五重大科技项目,2006年通过安徽省教育厅验收,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根据天麻能够吸收第二营养源的特点,结合兰科植物的组织培养要求,形成了一套天麻种麻无生长繁殖移栽技术方案,是天麻种麻生产和规模化栽培发展的新突破。该项目建立的技术体系完善,其中天麻种子不发芽诱导原球茎生长技术和稻麻移栽技术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
4.2008年合肥市获得科技进步三等奖“以色列设施番茄种质资源利用及高产栽培模式研究”(排名第一)。
2007年该项目的成果被认定为国内领先。进行了以色列番茄品种F-409和F-044的引种试验,从番茄植株生长发育特性、开花结果特性、果实品质特性、产量特性等方面系统观察了以色列番茄品种F-044和F-409在中肥地区种植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套适合该品种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培育出两个高产、抗病、耐贮的番茄杂交组合。
5.与新津铁皮石斛开发有限公司合作,选育出铁皮石斛新品种万虎1和万虎2号。
6.抗旱耐盐多年生黑麦草栽培效果鉴定。
本项目品种作为牧草,在降水量500-1000mm地区生长良好,质地优良,适口性好,产3000-4000kg;每亩鲜草;作为草坪草,成坪快,修剪阻力低。与原品种相比,耐旱性强,抗病性大大提高。突变体植株的干旱节水试验和田间小规模干旱胁迫试验表明,干旱条件下黑麦草突变体植株的生长势明显好于对照植株。
代表性论文:
1.棕色棉纤维中色素的积累与原花色素的合成。:15 2011(SCI)
2不同光质对棕色棉表观遗传变异的影响。《非洲生物技术杂志》,2011,10(33)(SCI)
3.外源一氧化氮对干旱胁迫下生长的霍山石斛抗氧化和DNA甲基化的影响。植物细胞TissOrgan Cult,2011(SCI)
4.正反交对棉花脱氧甲基化遗传的影响。非洲生物技术杂志,2012,11(23),
5.棕色棉与白色棉杂种F_1吐絮期光合特性的杂种优势研究[J].棉花科学,中华人民共和国。
6.棉花遗传多样性SCoT和SRAP标记的研究与比较分析[J]激光生物学学报. 2011,(02)
7.缩合单宁与天然棕色棉纤维色素合成的关系棉花科学. 2007 (03): 183 ~ 188。
8.天然棕色棉纤维色素的光谱特征及其化学结构的初步推断[J].中国植物学通报2007,24 (1): 99-104
9.棕色棉纤维中酚类物质的动态变化与色素合成的关系[J].作物学报2006(11)1684 ~ 1688
10.天然棕色棉色素的分布及色素合成与纤维发育的关系[J].棉花科学. 2006 (03): 170 ~ 174。
11.天然彩色棉棕色素的稳定性及机理研究[J].激光生物学学报,2006
12.彩色棉铃生长发育简报[J].棉花科学,2005,17(2):127-128。
13.梨石细胞中木质素的结构及其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园艺科学,2010,125: 374-379(SCI)
14.石斛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PLoS ONE,2013;8(4): e62352。(SCI)
15.砀山酥梨石细胞木质素的结构特征及其沉积。《园艺科学》,第155卷,2013年5月29日,第123–130页(SCI)
16.冷胁迫下陆地棉DNA甲基化的变化。植物生理学学报。四月2013
17.林毅,余,乔纳森格雷塞尔。转基因小麦基因组定位的细胞遗传学方法。《激光生物学学报》,2001,第1期。
18.林艺,JonathanGressel。转基因小麦向其相关杂草转移的可能途径。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1,第1期。
多年来,在高等教育领域管理教育实践的探索中,我们大胆改革,找到了一条高校管理、教学、科研的新路子。培养了大批成功的本科毕业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的诸多领域输送了相当数量的急需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