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广告,说是沈立申介绍的这么好,我也是股骨头病患者,就邮寄了一个药袋,用了几天。
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股骨、胫骨骨折、髋关节脱位、长期大量饮酒、长期使用激素、血液病等。早期表现为臀部不适、钝痛、乏力加重。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后期病情更为严重。
为了正确治疗股骨头坏死,一定要慎重;那么,在股骨头坏死的诊疗过程中有哪些误区呢?同时也有力神专家的意见。
误区一:股骨头坏死是局部病变,不需要全身治疗:股骨头坏死是全身性疾病,只表现在局部。就好比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心肌梗塞,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梗塞。
股力专家也表示,股骨头坏死后出现肢体冰冷、放射痛、肌肉、关节囊、韧带等一系列变化,都说明是全身性疾病。有的患者因为股骨头坏死做了人工关节置换,但很快另一侧也出现了股骨头坏死,这也说明股骨头坏死不是单纯的局部疾病。
误区二:股骨头坏死必须卧床;而床上牵引带来的副作用,如肌肉萎缩、关节囊和韧带挛缩、关节僵硬等,会使患肢“雪上加霜”,使肢体功能障碍更加明显。因此,股骨头坏死患者卧床休息是必要的,但不是绝对的。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误区三:盲目用药:股骨头坏死的初期症状主要是身体很多部位的疼痛。不了解情况就会误诊,盲目吃止痛药。患者疼痛症状暂时消失,患者认为病情有所好转。这个时候他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加大活动量,加大下肢活动范围。这样一来,患者在药效过了之后会感到更加痛苦,同时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导致股骨头坏死更加严重。
误区四:股骨头坏死只能手术置换:股骨头坏死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治疗方法,股骨头置换是针对高龄晚期患者提倡的治疗方案。这也是最后的手段。但股骨头置换费用高,并发症多,使用寿命一般在10年左右。很多患者因为没有科学的治疗方法,陷入了反复换头的深渊。
临床医生应根据股骨头坏死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严格掌握股骨头置换的适应证,尽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目前,虽然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很多,但仍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特发性股骨头坏死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因此早期诊断是延缓或阻止股骨头坏死发展的关键。为此,国际股骨头坏死康复研究中心和中华医学会股骨头骨病防治专业委员会专门推出了新产品——“申申股骨头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