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川楝子是黄莲吗?

一、川楝子

别名金铃子

来源是川楝子的果实。Et Zucc。楝科的。

植株形式的落叶乔木,高达10米。树皮淡灰棕色,小枝淡灰黄色。2羽状复叶互生,叶柄总长度5 ~ 12cm;羽状叶4 ~ 5对,5 ~ 11小裂片,狭卵圆形,长4 ~ 10厘米,宽2 ~ 4厘米,顶端渐细或长,全缘或少锯齿。圆锥花序腋生;花萼5 ~ 6裂;花瓣5 ~ 6,淡紫色;雄蕊10 ~ 12,花丝聚结成筒;子房上位,瓶状,6-8室。核果圆形或长方形,直径约3厘米,黄色或栗褐色。花期4-5月,结果期10-65438+2月。

出生在丘陵和田野;有修养。主产于四川、云南。

冬季果实成熟,果皮变黄时采收,晒干。

果实呈球形,直径2 ~ 3厘米。表面为金黄色至棕黄色,稍有光泽,有深褐色斑点。顶部有花柱残留,基部有果梗痕迹。外果皮为革质,与果肉之间常有间隙。果肉柔软微黄,遇水发粘。核呈球形或卵圆形,坚硬,两端有6-8条纵棱,分为6-8个腔室,每个腔室含1粒黑褐色长圆形种子。气是特定的,酸的,苦的。

化学成分包括川楝素、生物碱、山奈酚、树脂和鞣质。

性寒,味苦;有一点毒。

功能主要有疏肝、行气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胀痛、疝气痛、虫积腹痛。

二、黄连

别名川连

来源本品为黄连的干燥根茎。毛莨科的毛莨或黄连。

性味苦而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能:清热利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胀满、呕吐、吞酸、泄泻、黄疸、高热眩晕、心火亢盛、失眠、血热呕吐、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用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长于清火。用于目赤口疮。姜黄甚至清胃止呕。用于寒热、湿热痹阻、痞满呕吐。玉黄连疏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app应用

1.用于湿热蕴结,胃肠湿热,呕吐,腹泻等症。与黄芩、大黄配伍,可治湿热证。湿热蕴胃者,常与半夏、竹茹同用;与木香、黄芩、葛根等混合。来治疗腹泻。

2.用于热病,高热,口渴,易怒,血热疹,热毒溃疡。用于高热、心火亢盛的热病,与栀子、连翘配伍。治血热疹,可与黄芩、大黄同用。热毒溃疡,可与赤芍、牡丹皮等药同用。此外,黄连还可用于缓解胃火过盛之证,可与天花粉、知母、生地同用。把它涂在嘴上可以治疗口腔和舌头的溃疡。

用法用量:煎服,2 ~ 5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本品苦寒,长期服用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禁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亏者慎用。

我猜你说的应该是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