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和黄飞鸿是什么关系?
霍元甲,天津市西青区吴京镇小南河村人,爱国武术家,樊吉泉第七代传人。1909在沪成名,创办了吴京体育协会,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为增强国民体质、传承武术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黄飞鸿,原名黄希祥,字,名,幼名飞熊。出生于佛山市南海县,原籍南海县西樵岭西洲村。黄飞鸿是晚清洪拳大师,岭南武术大师。也是济世救人的著名中医。
霍元甲和黄飞鸿素不相识,都是当时杰出的武术家,没有什么特殊关系。下面附上两个简介,供楼主参考:霍元甲(1868 -1910)。
晚清著名爱国武术家。子,祖籍河北东光安乐屯(属沧州地区),家住天津静海(现属天津)小南河村,是体育会创始人。他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英雄,武功出众,主持正义。他继承家传绝技“失拳”,先后在天津、上海等地大展拳脚。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轰轰烈烈,充满传奇色彩。
一生
霍元甲出身于范伟拳(又名延庆拳,相传为梁山好汉卢俊义、颜卿所创)世家。父亲霍是的保镖。霍迪恩有三个儿子:霍袁青、霍元甲、霍元东,元甲排行第二。据说霍元甲年轻时身体虚弱,他的父亲霍迪恩不让他练武。但霍元甲暗中修炼,24岁就打败了一个外国高手。这个传说被拍成了电视剧。
霍元甲成年后,在天津经营一家药店,后来沪举办“吴京运动会”(精武门),为中国武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上海,他曾经在擂台上打败过俄罗斯大力士(据资料显示,俄罗斯大力士并不是霍元甲本人打败的,而是在霍元甲同意上场的情况下,俄罗斯拳手放弃了比赛。)有一次日本大力士团来中国要求比试,霍元甲因病派弟子刘振声参加比试,结果打败了日本力士。“吴京体育会”是霍元甲于1910年创办的一所武术学校。霍元甲在吴京体育协会成立几个月后就去世了。元嘉被商会毒死,死了。
霍元甲年轻时体弱多病。他的父亲,霍,是一个著名的秘密拳击大师。他担心袁家武功日后有损霍家名声,不肯教他艺术,但袁家志存高远,日日紧盯不放,处处观察,偷父亲的艺术传给兄弟们。在屋外枣林的隐居处苦练。父亲知道后,是有责任的。元嘉答应永不与人争利,不羞辱霍家的容貌,好让父亲和哥哥一起练武。元嘉天资聪颖,有着惊人的毅力,而他的哥哥则是过度活跃,在兄弟中是佼佼者。父亲见此,改变了旧观念,悉心教导。后来袁家以武术为友,结合各家之长,将祖传“秘拳”发展为“失传拳”,使祖传拳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光绪二十二年(1896),山东大侠刘振声来津,在元甲门口拜神。霍查启的正直让他成为了弟子。从此打破了霍家泉“内传而不外传”的先例。元有勇有义。光绪二十四年(1898),谭嗣同在变法中被杀,大刀王五(王子彬)投靠津门,与元嘉成为密友。王子彬在北京被杀后,被八国联军公之于众。元嘉和刘振声潜入京城,偷回山顶,在《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的帮助下,一起合葬义首,尽尽朋友之谊。
光绪二十七年(1901),一个俄国人来到天津,在一个剧场演出。他在报纸上打广告,自称世界第一大力士,在中国战无不胜。霍元甲看到了广告,听说俄国人还当场说三道四,侮辱中国人的无能。他非常生气。他立即邀请怀庆堂的主人农孙进和他的徒弟刘振声去看戏,看到俄罗斯大力士在台上吹嘘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力士”。如果“病夫之国”有能力,他可以在舞台上竞争。霍元甲不顾大家劝阻,在台下坐不住了。他箭步跳上舞台,直截了当地说:“我是东亚病夫霍元甲,我愿在这个舞台上与你一较高下。”这时翻译向俄国人通报了霍元甲的生平。俄国人听说了霍元甲的威望,不敢怠慢。他赶紧让霍元甲进后台。霍元甲当场指责俄国人:“凭什么侮辱我中国?”并提出三个条件:第一,重新打广告,要改掉俄罗斯人是“世界第一”的说法;二是要求俄罗斯人公开承认侮辱中国的错误,并公开道歉;否则就是第三个条件:我霍老师要打个水落石出,命令他当机立断。色厉内荏的俄罗斯力士怎么敢参加比赛?所以我不得不同意前两个条件,我愿意出版一份报纸来纠正和公开承认我蔑视中国人民的错误,从而灰溜溜地离开天津。
宣彤元年(1909),英国强人欧派尹在上海打广告,污蔑我为“东亚病夫”。霍英佑应邀到上海赴约。被霍元甲的拳脚所慑,对方以虎金相要挟,元甲在朋友的支持下,答应给虎金做抵押。对方一拖再拖,袁家在报上登广告,说:“世人讥笑中国是病国,我是病国中的病夫,愿与天下健康之人共试。”他声称“专门招募外国巨头。虽然他们是钢铁,他们没有什么可担心的!霍公之威让欧片不敢打就跑了,连公证员和经手人都跑了。
1910年6月10日,在农等武术同仁的协助下,霍元甲在沪创办了“中国体操俱乐部”(后更名为体育俱乐部)。孙中山先生盛赞霍元甲“国强必霸,人人习武”的信念,以及让霍家拳为世人所知的高风亮节。他亲笔书写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并赠送给吴京体育协会。1910年9月,日本柔道协会会长带领十余名武术高手与霍比试,被霍击败。日本人举办了一次酒宴。席间,霍哽咽咳嗽,并推荐日本医生治疗。霍公一生坦荡,于14年9月意外中毒身亡。42岁的时候。
霍元甲去世后,吴京会的弟子和上海武术界的爱国人士为霍元甲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献上了一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挽联,安葬在上海北郊。第二年,弟子帮忙将灵柩送回李并移至小南河村南。上海吴京俱乐部由元嘉的弟弟袁青和二儿子东哥执教。各地都设立了分支机构。历经十余年,吴京在国内外已有43个分会,会员超过40万人。
1.电影:霍家只有一个儿子,霍元甲,霍元甲只有一个女儿。最后霍元甲死在擂台上,霍家“败”了。
现实:霍元甲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如今的霍家,家道殷实。霍元甲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七个孙子和十一个曾孙。除了霍元甲,霍家都是长命百岁。
2.电影:霍家是天津的名门望族。他们住在深宅大院里,家里有很多佣人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
现实:霍元甲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没有受过教育。除了种地,他还在业余时间去城里做些小生意。
3.电影:霍恩迪(霍元甲的父亲)在献殷勤中被对手击败,后来比霍元甲更早病逝。
现实:霍恩迪在霍元甲死后七年去世。
4.电影:农孙进和霍元甲一起长大。每当霍元甲遇到麻烦,农孙进总是帮助。
现实:农孙进不是天津人,是个衙内,霍元甲的江湖知己,但不是青梅竹马。
5.电影:霍元甲展示“武术全能冠军”的基本功。他用刀、枪、棒、剑打败了四国的高手。
现实:霍元甲打了两次,但准备打两次的外国豪强最后都逃了,霍元甲不战而胜。
黄飞鸿(1847-1924)
黄飞鸿,本名黄希祥,字,南海西樵芦洲村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七月初九,生于佛山。他是岭南武术的一代宗师,也是济世救人的名医。他的父亲黄麒英是晚清“粤十虎”之一。洪飞五岁随父学武,12岁随父习武。后来铁桥三(粤东十虎之一)的得意弟子林福成,将铁拳、飞重之术传授给他,在宋会枯燥的办公室里学得无影无踪,武功日臻完善。后来,洪飞跟他父亲在广乐山开了一家博物馆,收他为徒。齐莹去世,费鸿志踏着父亲的足迹成为大师。他是当时武林南派最年轻的武学教练。一生被提督吴全美、黑旗军首领刘永福聘为军事进攻教头。相传他一生独门绝技有双飞墩、女刀、罗汉袍、无影脚、铁拳、单双虎爪、工字胡夫拳、罗汉钱镖、四象龙棍、姚家耙等。因其出色的虎形势,在武林中享有“虎狂”的雅号。此外,黄飞鸿还擅长舞狮,被誉为广州的狮王。
1924年8月,广州商业集团总经理陈濂波在英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乘孙中山北伐之机,在广州发动武装暴动,放火掠夺。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几十年来苦心经营的包,连同刘永福写给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一张照片,也毁于战火。黄飞鸿无法承受这个沉重的打击,所以他变得沮丧并生病了。他于去年冬天去世,享年77岁。黄飞鸿的身后是沮丧和贫困。幸好弟子邓秀琼料理后事,葬于白云山下。在林世荣和邓秀琼的帮助下,莫桂兰将黄恺的两个儿子带到香港,建立了一个博物馆来教授黄飞鸿的遗产。1983死于香港。
黄飞鸿一生以弘扬国粹、振兴岭南武术为己任。其门生林世荣编排的铁线拳、工字胡夫拳、虎鹤双拳,结构新颖,动作轻快,消除了以往南方拳法的停滞、狭窄、动作重复等缺点。虎鹤双形,虎形,练气劲,动作沉重,声音有力,有推山倒,跃进之势;鹤形练精灵,敏捷,行动敏捷,静如处子,动如兔,从容无忧。刚柔相济,长短结合,进退结合的中规中矩,成为洪飞的代表拳法,在武林中独树一帜。当时流行于全省,并传播到香港、澳门、南洋乃至北美,且持续时间较长。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教材之一。
黄飞鸿不仅武功高强,而且医术高超。他的驳骨疗伤之术,据说是一绝。光绪中期,在广州仁安里设立“宝芝林”医学馆,济世济世,治病救人,上至将军下至百姓,效果显著。复军首领刘永福亲笔为包题匾,并聘为复军攻防总教练,随刘赴台英勇杀敌。
黄飞鸿已经江湖几十年了。他以非凡的勇气、智慧和绝技,身经百战,才华横溢。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武术大师。他精于武术,崇尚武德,主张“武德为先”。他从不欺凌弱者,坚持用道德服务他人。他告诉主摆脱门派崇拜,能够为人师表,更是最早接纳女弟子,组织女狮队的武术家之一。在他的众多弟子中,最著名的是男弟子梁宽和林世荣,女弟子莫桂兰和邓秀琼。其余的大师,也有很好的声誉,遍布广东、香港、澳门、台湾和东南亚。他生前弘扬国粹,匡扶正义,勇往直前,扶弱济贫,济世济民。他在武林中留下了许多奇闻轶事,被世人广为传诵。
林世荣的很多弟子将来都会成为电影界的人。其中,武术指导刘家良更为人们所熟悉,他的父亲刘湛是林世荣的弟子。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有近80部电影以黄飞鸿为主题。黄飞鸿一角,除了两套白玉堂,关德兴负责;而且几乎所有的汉奸都是石坚演的。所以香港人常称关德兴为“黄师父”;还有“强奸史鉴”一词来形容滔天罪行。后来,成龙和刘家辉也扮演了少年时期的黄飞鸿。近年来,徐克在黄飞鸿的电影更加成功,李连杰扮演了黄飞鸿。
黄飞鸿结过四次婚,除了裴元,所有人都再婚了。他的最后一任妻子莫桂兰于1983年在香港去世。黄飞鸿有四个儿子,其中黄汉森是最正宗的,但他年轻时就被暗杀了。从那以后,黄飞鸿不再宣扬他儿子的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