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施药方法

(1)生半夏30克,生桃仁60克,生大黄15克,生黄柏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研成细末,用醋调敷患处。适用于热痹。

(2)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生南星各5克,肉桂、樟脑各65438±00克,* * *研成细粉,用40%酒精外敷患处。适用于寒性关节疼痛。

(3)取大椎、阳陵泉、首列、天宗、曲池、肾俞、阿是穴,选用阿胶、雄黄(3:5)粉末0.3-0.6g,放在普通膏药中央,贴在穴位上,24小时后揭去膏药,用消毒针穿刺,排出分泌物,将部位清洗干净,更换。若未能痊愈,可进行第二次治疗,一般治疗2-3次。适用于本病的所有证候。

2.稀糊法

(1)川草膏:川乌、草乌、附子、当归、丹参、白芥子30克,麻黄、干姜15克,桂枝、木通12克,白芍20克,阿莎丽、乳香10克,三七。将配好的药放入锅中翻炒至不烫皮,将0.25克香混合均匀。在敷料上涂抹适量,约0.5cm厚,趁热敷于患处,用绷带固定。每剂可重复使用5-7次。重复使用时,必须按上述方法添加,并配合炒菜使用。适用于寒性关节疼痛。

(2)香丹膏:香油240毫升,黄蜡7.5克,松香30克,黄丹30克,铜绿6克,轻粉3克,乳香9克,没药9克。先将香油烧开,加入黄蜡,再加入松香,然后放入黄丹中,加入其他药物,研成粉末,搅拌成药膏,取适量稀糊状敷于患处,每日用绷带固定。适用于热痹。

3.热敷法

(1)干姜60克,干辣椒30克,附子20克,熊掌25克,水3000毫升,煮沸30-40分钟后倒出药汁,用干净毛巾蘸药汁热敷患处,每日1次,每日5-65438次。适用于湿痹。

(2)川乌10g、草乌10g、草乌10g、当归10g、鸡血藤6g、独活6g、牛膝10g、木瓜12g、赤芍12。然后倒出药汁,用干净毛巾蘸药汁热敷患处,每天早晚1次,5-10天1次。适用于寒性关节疼痛。

4.推擦法

川乌、乌梢蛇、草乌、乌梅各15g,药材用500ml白酒浸泡1周,宜久服。使用时,将棉花蘸药汁,揉至痛处有发热感,每日2-3次。适用于寒痹、湿痹。

涂抹药物

川乌、草乌、半夏、天南星、半夏各30克,研成粉末,用酒浸泡,敷于患处。适用于湿痹、寒痹。

6.艾灸

蓖麻油30毫升,生附子30克,乳香5克,* *细粉,用猪油调成糊状,焙干后热敷患处,用手掌摩擦。适用于湿痹、寒痹。

7.烟熏

荆芥65438±000克、防风65438±000克、紫苏叶50克、麻黄40克、羌活65438±000克、独活65438±000克、白前60克、苍耳50克、干姜65438±000克、千层塔40克水煎15分钟,温度保持在45-55摄氏度,每次熏蒸患处30分钟至1小时,每日2-3次,7天为一疗程,以出汗为度。适用,寒湿痹痛。

8.烟熏法

穿山龙12。g,八股丹120g,一根120g,九层塔9。g,独活12。g、桂枝120g、艾叶90g、泽兰90g,研成粗粉,加入樟脑60g,混匀,置于瓶中,取适量,放入熏蒸锅内,燃炭熏制,将大小合适的出烟口盖好,熏制患处,或在压痛点附近选取2-3个穴位,每次约3-10分钟。适用于湿痹、寒痹。

9.洗脚法

寻骨风30克,透骨草30克,白毛30克,独活15克,乳香、没药、血竭10克,仙鹤草20克,萆薢20克,水煎滤液,趁热洗脚,每日2次。适用于热痹、红肿热痛患者。

10.药浴法

(1)透骨强风汤:透骨草15g,追地风16g,鸡血藤12g,三棱30g,水煎洗患处或药浴,每日2次。适用于因风寒湿引起关节麻木、肿胀、变形,活动不利者。

(2)马龙酒配方:当归65438±00g,乳香65438±05g,没药、续断、花椒、补骨脂、红花、伸筋草、秦艽、甘草5g。,水煎过滤,洗净患处或沐浴全身,每日1-2次。适用于风寒湿痹,关节麻木肿胀,活动受限。

(3)秦桧汤:吴沁、当归、红花、土鳖虫、川乌、草乌、路路通、骨碎补、桑枝、桂枝各65,438±02g,水煎滤汁,药浴患处或全身,每日65,438±0次,每次20-30分钟。适用于风寒湿痹,关节肿胀变形,不利活动。

(4)桑枝500克,海桐皮60克,三棱65438±000克,海风藤200克,络石藤200克,忍冬藤60克,研成细粉,用纱布包裹,水煎,过滤去渣,用热水洗澡,每日65438±0次,每次约65438次。适用于热痹。

11.离子电渗疗法

(1)干姜3g、桂枝2g、赤芍2g、当归2g、羌活1g、葛根1g、牡丹1g、姜黄、乳香,全部研成粉末,装入约25cm * 15cm的布袋中(每袋约含9-10g。适用于风寒湿。

(2)陈醋500毫升,威灵仙30克,威灵仙用陈醋浸泡2周,去渣取汁,每次直流电导入15-30分钟,每日1次。适用于寒湿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