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介绍一下被认定为国家畜禽新品种的清远马鹿。

近日,清远马鹿被认定为国家畜禽新品种,是世界上首个人工系统繁育成功的马鹿新品种。成为“品牌”后,清远马鹿的平均价值提升了30%以上。清远有9000多只马鹿,清远每只马鹿价格5万元,比国内其他马鹿品种高出1倍。清远每头马鹿年利润5000元。仅此一项,全县每年可实现纯收入4000多万元。养鹿已经成为清远农民的致富产业。而这些只是“技术丰富清晰”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唤醒沉睡的大山。

清远山区资源极其丰富。多年来,资源一直沉睡在大山里,是典型的资源输出型经济。曾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15贫困县之一。

怎样才能强县富民?清远人认识到,只有通过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传播,才能实现山地资源的可持续综合开发利用。1999年,清原满族自治县被确定为全省三个效能示范县之一。庆元县决策层将“科技进山”增效工程定位于山区特色产业发展,围绕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走上了区域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清远人开始“读山河经典,打绿卡,走特色路”。他们以县为单位,以生态建设为基础,重点发展山区“绿色”、“特色”产业,依靠科技,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振兴山区经济。

“第一生产力”的魅力

通过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合作,清远成为国家绿色食品基地县,引进绿色保健品深加工企业15家,建成绿色食品基地32万亩,开发绿色食品六大品牌,建成全省首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绿色食品水稻示范区。清远还大力推广“引进选育优良品种,科学饲养、屠宰、加工、销售”一体化科学模式,促进了全县养牛业的快速发展。

清远还与沈阳药科大学、辽宁中医学院等高校合作,开发研究中药二类新药龙胆肝泰软胶囊。穿龙薯蓣前期人工栽培模式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已推广栽培近万亩。并通过基地的投资,引进了辽宁鑫源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中药材深加工企业。由于中药材生产的快速发展,全县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已达23万亩,每年增加农业收入4000多万元。

国家林业局还在清远建立了“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省林业厅也在清远建立了两个采种基地。沈阳农业大学和省林科院还分别在清远建立了苗木产学研基地和苗木科技示范基地,为清远绿色苗木生产提供技术辐射。目前,清远苗木基地已发展到2.8万亩,成为东北地区苗木生产和销售的集散地。产品销往东北、华北及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年创效益3000多万元。

清远还利用丰富的野菜资源,开展了野菜人工繁育技术和人工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龙牙楤木、大叶江蓠、龙须菜、水蒿等8种野菜种植繁育成功,蕨类、蕨类、鳞毛蕨等人工还圃高产栽培。目前,全县野菜人工栽培还田面积达3万亩,大棚生产反季节野菜面积达5600亩。

强县富民双赢工程

清苑县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全县投入2.96亿元完成绿色食品基地环境监测和评估,培育出清苑马鹿、北草牌龙胆、清河牌优质大米、东夏牌酱油、红南果梨、冰蛤王动物蛋白饮料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名牌产品。还聘请专家指导,充分发挥我县人才和“本土专家”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理论进课堂、基地实践、家庭生产、社会应用”,大力推广绿色食品、食用菌、中药材、野菜、苗木花卉、马鹿养殖、林蛙养殖、黄牛养殖等技术,为农民提供丰富的信息,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

“科技进山”效能示范工程堪称强县富民的“双赢工程”。现在,清原满族自治县已建成中药材、绿色保健品、食用菌、野菜、林蛙、经济林等六大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