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清水河县在哪里?
清水河县因中国清水河而得名。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呼和浩特市的最南端。东南与山西省平陆县、偏关县相邻,西隔黄河与伊克昭盟准格尔旗相望,北与和林格尔县、托克托县相连。它占地2859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
清水河县位于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界处,其地质构造属于山西地台背斜与内蒙古地轴的过渡带。岩石平缓,覆盖着厚厚的黄土,地势自东南向西逐渐降低,平均海拔1 373.6米;境内山最多,沙滩和河流很少。整个地形是山、河、谷相间,山峦起伏,大致可分为低丘区、低丘区、武陵沟壑区、土石山区、冲积平原五种类型。
地处中温带,属半干旱典型大陆性气候。由于地形复杂,境内气候变化明显不同。
主要特点是冬长夏短,寒冷干燥,多风多雨,年平均气温7.5℃,1月平均气温11.5℃,极端最低气温29℃,7月平均气温22.5℃,极端最高气温37.1℃。5℃以上日平均气温持续198天,O℃以上日平均气温持续23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900小时,平均无霜期约135天。年平均降雨量为410毫米,年蒸发量为2577.2毫米..
清水河县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早在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战争年代,全县有65438万多人参加革命,700多人壮烈牺牲。原属乌兰察布盟管辖,1995年底划归呼和浩特。全县总面积2822平方公里,辖2镇9乡,102个行政村,780个自然村,总人口1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438万人,居住着汉、蒙、回、满等12个民族。
自然资源
清水河县资源丰富。一是矿产资源具有品种多、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的特点。矿产有石灰石(生产石灰、水泥、电石的主要原料)、白云石(生产金属镁的主要原料)、耐火粘火(生产陶瓷的主要原料)、高岭土(生产陶瓷的主要原料)、铝矾土(生产铝的主要原料)、紫砂泥(制作紫砂陶瓷的主要原料)等30多种。其中耐火粘土储量6亿吨,铝矾土8400万吨,高岭土3400万吨,远景储量约30亿吨。原矿可达上品,被江苏宜兴陶瓷研究所誉为“全国之最”。优越的资源优势为陶瓷和水泥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二是地上资源。全县森林保存面积654.38+0.26万亩,森林覆盖率29.4%。主要树种有柠条、沙棘、樟子松。蒙古扁桃、桃、李、杏等。它的加工产品牡丹皮在国内外都非常有名。全县拥有天然草场1.274万亩,优良人工草场43万亩,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全县耕地90万亩,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土豆和小杂粮。正常年份粮食总产量可达654.38+0.5亿斤,农民人均可达粮食1000斤,油100斤。第三是旅游资源。这里有黄河、长城、许多古渡口和原始社会遗址,还有毗邻万家寨水利枢纽的老牛坡革命老区,发展旅游业潜力巨大。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煤、石灰石、白云石、耐火粘土、高岭土、紫木节、大理石、铝矾土、铁矿石等。
野生药材
野生药材有甘草、黄芩、大黄、柴胡、防风、知母、生地、白头翁、芦根、白茅根、车前子、麻黄、蒲公英等50余种。野生植物有柠条、沙棘等,有天然草地654.38+0.28万亩。
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主要有狐狸、獾、兔子、狼、黄鼠狼、鹰、啄木鸟等。
2020年8月24日,农业农村部选举清水河县为“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
2020年6月,清水河县被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县(金穗区)。
2019年3月5日,清水河县被列入2018年度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