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怡的主要经历

陈思怡个人信息简介

陈思怡(1902—1983)

陈思怡,曾用名陈永怡,出生于1902,住建设乡三星大队。陈思毅是我国著名的药理学家。曾任南京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教授,中国药学会江苏分会、南京药学会副理事长。陈是九三学社的成员。他还当选为南京市人民代表和CPPCC委员。

陈思怡的爷爷奶奶务农,她9岁入学。她1915考上崇明中学,每天上学20里。田琛既聪明又勤奋。1919,陈被南京师范大学录取。1923毕业,留校做理论化学助教。1925赚到了美国留学的官方费用。先入芝加哥大学生理化学系,不久转到威斯康星大学专攻药学。1927获得药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在美国获得该学位的中国人。1928受聘登佛化学制药公司中国区业务员,经欧洲回国。1931年,任教于上海中法大学。65438年至0936年,赴南京负责筹建中国国家药学院(以下简称药学院,南京药学院的前身),建成中国第一所独立的药学院。陈开始是教务处主任,后来是校长并亲自授课。65438-0945,重庆卫生局专员,主管药品管理。65438-0947受聘在华西大学教药学。

解放后,药学专业由重庆迁至南京,更名为华东药学院,后改为南京药学院。1950,陈任药剂科主任。1952年,他用20多年心血写成的药学专著《实用药学》问世,共50万字,成为当时药学教学和科研的主要参考书。1962年,陈主持编写了药学高等院校教材《药学》。65438-0963调入南京药理研究所,任药学研究室主任。在他的指导下,先后完成了虫胶肠溶片和薄膜衣片的研究,积极开展抗血吸虫新药锑-273缓释片的研究。65438-0965年参与中国人民药典编纂。“文革”期间,陈被打死。——他离开了教学科研岗位。他不在乎个人的进退。他从英文和德文的学术著作中翻译了几十万字的外文药学资料,全部献给研究所。

陈思毅为人正直,勤于科学事业,学而不厌。他治学严谨,提倡兼收并蓄,重视祖国古代药学,带头倡导中西医结合。他博览群书,潜心研究,为中药学的发展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陈思怡死于1983年3月3日,享年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