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种植栽培应注意的五个问题

白术,又名外科、冬外科、浙外科等。,是菊科植物。根茎可入药,有健脾、燥湿、安胎的作用。它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农村种植白术是一条投资少、生产周期短、销售顺畅、经济效益高的致富之路。

1,选地整地。白术喜凉气候,怕高温高湿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排涝性好、土层深的弱酸性、碱性、轻质粘土为好。平原地区应选择土壤疏松、肥力中等的地块。土壤过肥,幼苗长势过旺,容易当年抽薹开花,影响药材质量。在山区,可以选择土层较厚、有一定坡度的土地进行种植。前茬作物最好用禾本科作物,不要用烟草、花生、油菜等作物,否则容易发生病害。一般苗圃区施农家肥4000-5000斤,或饼肥75-100斤,移栽区施农家肥2500-4000斤。

2.育苗移栽。选择大叶矮生品种。华北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种育苗。苗圃播种前,按16-17厘米的行距,3-4厘米的深度,做好平床、开沟、条播,每亩播种量4-5公斤。播种后始终保持湿润。秧苗出土后,应及时拔除杂草,偶尔拔除密苗、病苗、弱苗。当苗高3-5 cm时,分别按7-10 cm的行距和株距进行定苗。苗期追肥1-2次,一般每亩施用500公斤人粪尿为宜。如果太多,幼苗长势过旺,枝叶过嫩,抗病能力减弱。65438+10月6月中下旬至165438+10月上旬,在冰冻前挖苗贮藏。在阴凉处挖一个宽约1米的深坑,将幼苗放入深约0.5米的坑内,用干土覆盖4-6厘米。阴天气温下降时,可将土壤逐渐增厚,土壤厚度不宜冻伤。如果冬天天气比较暖和,就没必要覆土。第二年4月上旬开始插秧。一般行距50-60 cm,株距7-10 cm,单排或双排种植。适宜的移栽密度为每亩1.2-1.5万株。一般每亩用苗60公斤左右。

3.现场管理。白术种植或移栽后,要经常除草松土,使土壤表面疏松无杂草。雨季要注意防涝。施肥要掌握“施底肥,早施苗肥,再施芽肥”的原则。在幼苗基本盛开或缓慢移栽后,应施1号肥,施肥量不宜过多。一般移栽苗第二次施肥在开花后5-7天(开花留种前),饼肥每亩75-100公斤,或人畜粪便1000-1500公斤和过磷酸钙25-30公斤,或磷酸二铵25公斤。花序开放前,应及时采摘花蕾,促进营养供给。

4.害虫控制。白术病害较多,如锈病、铁叶病、根腐病、立枯病等。铁叶病发病初期可喷施博美0.3度石硫合剂,8-10天1次,连用2-3次;根腐病、立枯病等可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6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浇水。防治白术蛾类害虫,可喷施50%敌敌畏800倍液或40%乐果1500-2000倍液7-10天,连续2-3次。

5、采收加工。白术一般在6月下旬65438+10月至10月上旬165438+10月开始采收,此时茎由绿色变为枯黄。方法是:选择晴天挖,晒干或晒干。日晒15-20天,直至干燥。烘干时火力不宜过猛,温度不宜过烫。用火烘烤4-6小时后,上下翻动,使其受热均匀,同时细根自然脱落。等干到八成时,拿出来堆放5-6天,让内部水分渗出,表皮变软,再晾干。烘烤时不要使用松柏等油性燃料,以免白术变黑,影响质量。一般认为白术应该是大而中空,切面呈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