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出血和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雌激素:适用于无排卵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用量视出血量而定。一般口服己烯雌酚1 ~ 2mg,每日三次,有效者2~3天血停,血停后逐渐减量,每3天减量1次,每次用量不超过原剂量的1/3,直至维持量为每日1/3。
需要注意的是,口服上述大剂量雌激素时,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疲劳等反应,可以同时服用维生素B6吗?B1可减轻反应,有时反应严重不能继续服用时,可改用注射液如苯甲酸雌二醇1~3 mg肌肉注射,每日2次,以后逐渐减量或改为己烯雌酚1 mg,维持至血停后15~20天。停药3~7天可出现停药出血,然后调整周期。
黄体酮:适用于雌激素有一定水平的患者。黄体酮使处于增生或增生期的子宫内膜转变为分泌期,停药后3~5天子宫内膜脱落,导致停药出血。因为这种子宫内膜完全脱落,所以也叫药物刮宫。常用的合成孕酮是炔诺酮。醋酸甲地孕酮和盐酸孕酮的剂量取决于出血量。如有大量出血,需大剂量止血,如炔诺酮5~7.5 mg(妇康片)、醋酸甲地孕酮8 mg(妇宁片)或盐酸孕酮8~10 mg,每4~6小时服用1次,分3 ~ 0次服用。每3天减量65,438+0次,每次用量不超过原剂量的65,438+0/3,直至维持剂量至每天2.5 ~ 5mg炔诺酮、4mg醋酸甲地孕酮或4 ~ 8mg醋酸甲羟孕酮,血停后维持至65,438+05 ~ 20天,停药后3~7天出现停药出血。
如果临床表现为少量滴状阴道出血,黄体酮10 mg,每日肌注1次或口服黄体酮2 mg,每日3次,***3~5天,可减少或停止血容量,停药后2~3天出现撤退性出血。
雄激素:雄激素抵抗雌激素吗?能增强子宫肌肉和子宫血管的张力,改善盆腔充血,减少出血量,但不能立即改变子宫内膜脱落的过程,在出血时迅速修复,不能单独使用止血。
三激素:三激素注射液每支含苯甲酸雌二醇2 mg?孕酮12.5 mg?丙酸睾酮25 mg,每次1丸,4~6小时内出血明显减少,6~8小时内可反复注射。如果24小时内血容量仍无法控制,应考虑器质性病变的可能。
复方黄体酮注射液:每支含苯甲酸雌二醇2 mg?黄体酮20毫克,每天肌注65438±0次,有很好的止血作用。
其他止血药物:安络血或止血敏可降低微血管通透性,6氨基己酸?对羧基苄胺?氨甲环酸可以抑制纤溶,减少失血,但不能完全止血,因为这些药物不能控制内膜的剥离过程,不能促进内膜的再生。
控制周期:女?黄体酮序贯法:己烯雌酚1 mg,每晚1次,从出血第5天开始服用20天,第16天每天加黄体酮10 mg肌肉注射,两药同时用完。常用于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2~3个周期后患者可自然排卵。
女的?黄体酮联合法:己烯雌酚0.5 mg,每晚服用1次;仙女座黄体酮4 mg,1次一夜,两药从出血第6天开始服用20天。停药后因停药出现出血,血量较少。雌激素可以使子宫内膜再生,修复和止血,孕酮用于限制雌激素引起的子宫内膜增生程度。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怀孕了?雄激素组合方法:黄体酮10 mg和丙酸睾酮10~25 mg,肌肉注射1次,每天,***5天,预计下次出血前8天开始注射。常用于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促排卵:用于青春期和生育期患者。
雌激素:月经稀少和雌激素水平低的患者接受低剂量雌激素周期治疗。从月经第六天开始,每晚服用己烯雌酚0.125 ~ 0.25mg,***20天为1周期,连续使用3~6个周期。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当卵巢中的卵泡发育到接近成熟时,肌肉注射hcG1000 IU,第二天增加到2000 IU,第三天增加到5000 IU,可能引起排卵。基础体温双相变化患者可继续使用1000国际单位,每日4~5次,维持黄体。如果没有相变,卵泡可能发育不完全,肌肉注射5000国际单位可能重复1次。
扑尔敏:对于体内雌激素达到一定水平的患者,扑尔敏具有较高的促排卵作用。首剂从周期第五天开始,每日50毫克,连服五天,测基础体温观察疗效,之后可酌情增加至100~150毫克/日。该药不宜长期连续使用,否则可能会过度刺激脑垂体,使促性腺激素过强,导致卵巢大部分卵泡发育?卵巢肿大?囊性变最终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或多次排卵和多胎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