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葬礼有哪些习俗?
为死者举行丧葬活动,代代相传,遗风古已有之。做一件事叫做不劳而获。60岁以上去世的人,忙的跟喜事一样。所以人们把婚丧嫁娶统称为“红白喜事”。其实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赡养老人是年轻一代的责任和义务。
纵观蔚县的丧葬习俗,大致可以分为丧礼、祭奠、丧训三个阶段,但每个阶段都有非常具体的规则和程序,而且过程相当复杂,封建迷信色彩浓厚。更何况为了讲排场,确实是劳民伤财,不仅拖累了家人,而且如果有鬼的话还会让对方死。
蔚县人办丧事少则三五天,多则九个半月。通常,哀悼期是七天。以七日丧期为例,分析蔚县丧的全过程。
第一节进入葬礼
临终是整个丧葬活动的第一阶段,期间工作量大,时间短,要尽量处理好以下事宜。
1,最后的孝心。顾名思义,所谓告别老太婆,其实就是晚辈送走老人。也就是说,当病人生命垂危时,要及时通知他/她的所有子女和其他直系亲属,让他们尽可能多的闲暇,陪在病人身边,直到病人死亡。这是什么?第一,可以让孝顺的儿子(儿子、媳妇、女儿、孙子、孙女)多表现孝顺,尽量让他们多伺候病人几天,让病人多活几天,免得将来后悔。第二,可以听听病人临终前的遗言,以后再按照遗嘱处理病人生前未能处理的事宜。比如欠谁多少钱做什么事,家庭财产怎么处置,丧事怎么处理等等。第三,在病人弥留之际,有孩子和其他直系亲属守在身边,对病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心理安慰。就算死了也能死,所以叫丧。
2、破窗盖红。患者死亡后,应暂时约束所有直系亲属,并及时破窗遮红。所谓破窗就是把窗户纸破了,说病人死的那一刻会生病,会倒霉。如果他不打破窗户,他很容易呆在家里伤害别人。同时房间里所有红色的东西都要贴上白纸,说鬼怕见红。有的甚至把镜子贴上白纸,说鬼怕见太阳,镜子容易反光。
3、安装旧整形。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工作,所有的直系亲属不得不齐心协力为死者打扮。首先要穿上旧衣服,也叫寿衣。在蔚县,百姓为死者准备的旧衣服大多是蓝色的,通常是四季服(单衣、夹衣、棉衣、鞋帽等。).衣服都没扣,也没有腰带。外套上有一些飘带,裤子上有一条蓝带。民间认为,扣死了,勒死了腰带,死人很难逃脱(方言:轮回)。所以,系在上衣和裤子上的缎带,不能系在心结上,必须系上拖鞋。有的人要在手鞋鞋底钉十六个布钉,前面七个,后面九个。据说阴间的路很滑,死者是阴间的陌生人。他的鞋子上有防滑钉,走路更方便。老了忌空毛衣、毛皮衣服,怕死人来世变成动物,忌穿缎(破)布做的衣服。穿上旧衣服后,要简单地给死者整容(刮脸、刮须、定发),所有操作完成后,用白布或黄布遮盖死者面部,也叫“单衣”。
4、皮马·戴孝。打扮老成整容后,等候在死者身边的直系亲属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烧纸,还有人把戴孝打扮成孝子(儿子),遵循男左女右的规矩,在男方的后肩上搭一根白麻;孝顺(媳妇,儿媳)长发的戴孝,也遵循男左女右的规矩,用白线扎了一束头发。然后把烧过的纸灰放在一张白色的亚麻纸上,放在死者的怀里。据说死人到了阴间,到处都是不熟悉的鬼神。如果遇到难以把握的鬼神,可以用金钱来迁就,以免在阴间受欺负。同时,我们应该在死者的袖口放一个白面圆面包。据说狗在阴间是邪恶的。逝者在冥界遇到狗,掰点包子喂它,狗就不咬人了,就能顺利去冥府报到了。quot打狗做包子。“最后,在死者头顶放一碗‘倒饭’,表示死者已经死亡,以后再也不会吃东西了。然后,头上放三盘馒头,香炉上放三根香,点上两盏恒灯,也叫路灯。长明灯用棉花拧成绳状,浸泡在食用油中点燃。食用油也叫芝麻油,俗称素油。最后放个烧纸盆?quot葬盆”,俗称土盆。
5.把尸体移到坟墓里。蔚县人讲究看红花,丧礼见红;没有红死,没有红死。所谓“见红”,就是你在白天艳阳高照的时候,太阳出来之前就死了。必须经过太阳,必须反驳玉壶和苋菜。br & gt一般情况下,盂县人会在当天下葬。因为按照民间习俗,凡是当天不能入葬的,每天都需要停放在门板或者土炕上,这对生者和死者都不好。俗话说“眼不见,心不烦”。生者的葬礼延期,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浪费,每天看着逝者骄傲地躺着,也是极大的精神打击。对于死者来说,他们辛苦了一辈子,然后死后还要扛着门板或者土炕三天。生老病死都要受苦,都要被打扰,所以要尽量减少手续,当天去参加葬礼。
下葬时,棺材要搬到主室的地面上,棺材下要倒放两条长长的木凳,所有镇物都要装在棺材里。镇物有:干草(谷草)、五谷(谷、粟、麻、麦、豆)、柏、灰(炭灰)、生铁、肉丝(马尾辫)、木炭、朱砂、神曲(若无药材,可用酒曲代替)、雄黄、七种药材。比如死者60岁去世,他会在背上放六两钱,一岁一张,天一张,地一张,七张黄纸,七张白纸(统称阴阳纸)。
棺材里的镇物完全摆放好后,亲戚朋友会把尸体抬进棺材。移尸时,不要让死尸在门框旁边,说死尸在门框旁边(也叫刮门框),后代就难以兴旺。所以抬尸时,要有人用黄纸、扫帚(专门用于女子炕、床的工具)或划来挡苦。将尸体放入棺材,孝子们要依次将尸体所爱的日用品和衣物放在面前。据说逝者入棺后手指不伸,仍在抓人,要祈祷,抚摩双手。所有手续完成后,棺材下的木凳将被搭起,木凳上放四块砖以备葬礼之用,然后盖上棺材,助祭者鸣放三声烟火以示逝者灵魂西去。
需要注意的是,停放棺材也有讲究。如果死者是男性,死后可以坐直,停放棺材时要放在灵堂中央。如果死者是女性,活着的时候应该是端坐在大殿中央。如果丈夫先死,女性死后可以坐直。如果死者住在团堂(方言:一堂住着人,产权归两家),不管死者是男是女。
6.摆放棺材桌。葬礼结束后,立即摆放灵柩台。灵柩桌通常是由黑木制成的高桌,俗称八仙桌。现在大部分人都用组表。棺椁放在棺椁前,把原来供奉给死者的供品、香炉碗、灯都搬到棺椁前,然后让孝子在棺椁前用白麻布纸砸一个帘子,也叫围裙(人们认为棺椁是围裙)怕粘在活人身上。所以外人不帮忙砸,孝子必须自己砸。葬盆放在灵柩台下,从此留香,直到出殡。蔚县人认为断香是无子之举,所以从下葬到服丧,所有孝子都要日夜值班,轮流醒来烧纸尽孝。同时要在棺材后面放一盘馒头,祭拜鬼神。
7.搭起帐篷举行葬礼。丧事结束后的第二天,首先要选出一个丧事(也叫总管),帮助死者家属和孝子处理丧事期间的一切事务。其次,由丧事(方言:整理)安顿亲友,并在庭院中设立彭羚,供丧主祭奠、饮食、休息及放置纸扎、花圈。派一个孝子或者能说会道,处事巧妙的人去给街坊邻居长辈送葬。按照蔚县的民俗,孝子是不允许进亲戚朋友家的。一般都是站在大厅门口或者家门口,先打招呼。有人出来接他后,他就地跪下,双手伸直爬在地上,磕头三次。这时候出来接待他的人要赶紧把他抱起来,接上?quot算了吧!算了吧!“意思是人都走了,再大的恩怨,都解脱了。
8.破土打墓。丧期第三天,丧事负责联系阴阳师准备追悼会和丧事所需的丧用品,派孝子和光头(指上有老下有小,专门抬料砸墓为生的光棍)择地在墓地上划个坑,破土砸墓。这一天,孝子进入墓地后,要先祭奠土地神(如果是老坟,就是要见坟神)。用银器画一个圆叫“银地”。在圈里写上“开墓”四个字,拜三盘馒头,烧三张白纸,用铁锹铲三次土。然后光头开始破土,砸墓。掘墓时,如果从地下挖出蛇、蟾蜍等野生动物,会表现为大喜。在民间,蛇表现为龙,蟾蜍表现为地龙。盗墓者要把挖出的野生动物装在箱子里,回来后向主人报喜,领取赏钱。由于民间的这种习俗,一些盗墓者不得不事先在箱子里放一条蛇,以骗取主人的赏钱。孝子画完洞回来,还会用事先准备好的七个棉球蘸白酒洗眼睛和脸,然后装在阴阳碗里,放在坛上。
第二节祭祀和饮酒
葬礼仪式极其复杂,礼仪相当繁重。如果祭奠活动准备不充分,不仅会直接影响葬礼的顺利进行,还会引起风波,得罪亲友。所以,在这个阶段,丧事要格外谨慎,妥善处理所有事情。总的原则是白天符合当地风俗习惯的要求,为死者家属及其后代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在这里,我们不妨从民间丧葬歌中追溯一下丧葬祭奠活动。
葬礼歌曲
一朵白莲花当场绽放,
上面还有一张好人卡。
死人做的好事更多,
冥界是莲花台。
三天不吃死的食物,
七天去了望乡台。
看着家乡平台,
全家老少都穿白色。
搭起高高的天篷,
树冠覆盖半天。
继金山、银山之后,
男孩和女孩站在两边。
金香炉燃檀香,
把冠军挂在银蜡棍上。
凌谦做了多少忏悔?
看一看,两眼三眼。
我从东方来表达我的敬意,
西来吊唁尚大师,
北上吊唁文武百官。
孝子扛着导向棺,
左右摇摆三次。
每年有一个三月三,
太后造了仙女船。
鲁班还没坐在桅杆上,
跨越女性和男性。
沈万山,第一个渡口,
两船渡过康万。
敏郎悲歌渡口的女儿孟丐,
四艘船穿越李翠莲。
留五只船不渡,
好人一个人上天堂。
西天路上的两座桥,
金桥比银桥高。
金桥下有流水,
邪灵在银桥下嚎叫。
成千上万的人不会马上离开,
就等一个好男人走一次。
正念是快乐和喜气洋洋的,
空中来了三个神仙。
神仙从不离开他们的家,
发那个刘海撒钱。
在撒钱撒钱之前,
我给好人寄路费。
根据蔚县的风俗习惯,在祭奠仪式中应努力处理好以下事项:
65438+主要看家里生日的经济情况。经济富裕的大家庭为了讲排场,需要贴很多纸,比如家里的家禽,宫里的亭台楼阁,金山银山的摇钱树,黄金情侣车,彩电的VCD,家电的手机,餐饮灶具的自来水等等。想要什么都有,可以给死人糊,而普通人,男人死后糊。女人出生后,糊纸人、纸牛、纸车、金银柜等。据说阴间洗的脏水老牛都能喝。
阴阳家除了糊上面的纸,还糊丧棍,做纸衣架,引魂旗。
“丧棒”是柳条做的。上端为圆形,下端为方形,意为“天圆”。通常,丧葬棒的长度是七英寸。孝子多的话,最短五寸,最长九寸。所有的丧葬棒长度都是奇数。为什么?人们认为结婚是喜事和婚礼的吉利,大多用偶数,意为成双成对,而葬礼则禁止用偶数。所有的丧棒都用白纸粘贴密封,取回后立在棺材下。死者是男性,站在棺材的左下方,死者是女性,站在棺材的右下方。
“纸衣架”是由白纸制成的。* * *分三层,笔记按死者年龄划分。如果一个人60岁去世,需要分成62张纸条,一张写一岁,一张写每天,一张写地。纸条中间挂着一个白面馒头,一把香,一块石头,馒头是给逝者登上思乡台用的。
“诱魂幡”由五色纸制成。先将白纸剪成网,挑在柳棍上,周围挂着五色纸做的各种绣球。然后中间挂十二鬼人,写几个字,如“黄氏幡引魂入坟”“金氏夫妇引魂入坟”“杜魂早离冥界,荐救苦玉童子。
同时,丧帽、纸箍、丧袋、租来的丧衫等被收回,以备丧时使用。
2.画一副棺材挂槛。人们讲究逝者不能住在有白茬的棺材里,所以在开鹤前也要给棺材涂上颜色,俗称“画棺”。“画棺也分三等,* * *分五色,中五色,下五色”。通常有身份、有地位、有钱的官员都是大富大贵,以示权威和富贵,表示忠孝。如《王小波冰》、《李悝jy救妈妈》、《婆婆纹身》等戏剧情节。一般人画五色,就是男人死的时候画“二龙戏珠”的图案,女人死的时候画“冯丹朝阳”的图案。换句话说,穷人画五色,就是说画家可以随便画,但是真的涂不起红色。总之,他们画了一个彩色的棺材。
阴阳师在给棺木上漆后,还用红纸写了一张纸条“经病帮检验的棺木于×××年×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日×月×日×日×月×日×日×月×日×日×月×日×日×月×日×日×日×月×日×日
3、成孝。第五天,整个葬礼达到了高潮,叫做上吊。这一天,前来吊唁的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送祭品和饭菜的,还有在灵前烧纸烧香的,一个接一个地来了。孝男、孝女们迎接、相送,时而陪他们下跪烧纸,时而帮他们扶棺,悲痛中不能闲着,极力应酬。葬礼
一些传统的民俗和习惯反映了生者对死者的祝愿和他们对生活繁荣的良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