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抗生素抗生素

总结

穿心莲、黄芪、板蓝根等中药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能抑制和杀灭部分细菌和病毒,还能多环节调节免疫,具有不同程度提高耐药性的作用。

黄芪的抗病毒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可通过增强免疫功能来抑制病毒性心肌炎。黄芪对大鼠心肌细胞柯萨奇病毒无直接杀伤作用,但经黄芪预处理48h后,可降低心肌细胞对病毒的敏感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机体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能力降低,导致病毒复制,加重炎症损伤。经黄芪治疗三个月后,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明显降低,心肌细胞产生干扰素和诱导干扰素的作用增强。

要远离超级细菌,就要加大中医的发展进程。

板蓝根的抗病毒作用

板蓝根中含有靛蓝、靛玉红、蒽醌、β-谷甾醇、γ-谷甾醇和多种氨基酸:精氨酸、谷氨酸、脯氨酸。还含有sinigrin,indoxyl-β-hlucoside,trptanthrin,1-硫氰酸-2-羟丁基-3-烯,为宜春报道。还含有针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物质和动态精华。

具有抗菌、抗病毒、抗钩端螺旋体、解毒、抗肿瘤、破坏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可有效提高免疫力。

板蓝根具有突出的抗菌消炎作用,对多种细菌均有作用。该水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章鱼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福氏志贺氏菌、肠杆菌科等有抑制作用。丙酮浸提液也有类似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效(均采用琼脂小孔板法)。对A群脑膜炎球菌的抑菌作用与大蒜和金银花相似。有人认为板蓝根和菘蓝的有效成分是靛玉红。实验表明,靛玉红在体内外没有抗菌作用;体外抗病毒效果不突出;在体内排泄较快,故认为无明显生理和抗菌活性。其有效成分还有待研究。

目前国内销量最大的是白云山板蓝根,其抗菌消炎作用得到广泛认可。2009年,广州白云山和黄中药有限公司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美国资助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的首个中药研究项目——板蓝根抗病毒机制研究。

与此同时,国内的研究也在同时进行。早在2008年,同济医院方建国教授在白云山板蓝根颗粒抗内毒素研究中发现,GAP药材生产的白云山板蓝根颗粒具有独特的清除内毒素功效,在临床上可与西药抗生素一起作为“抗生素伴侣”。许多研究也表明,白云山板蓝根颗粒在改善细菌耐药性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这种作用也得到了很多临床医生的证实。9月10,11,2065438,GPHL联合华南新药创制中心等科研机构,启动了“GPHL抗超级细菌药物研发项目”。该项目将在白云山板蓝根等抗菌消炎中药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中药抗生素提高耐药性的作用,创新开发中西医结合新药“中国中药抗霸”。

面对超级细菌,GPHL启动了针对超级细菌的药物研发国际重大项目,为应对超级细菌起到了良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