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阳虚小便不利

目录1拼音2概述3病因病机4症状5治法6关于小便不利6.1辨证论治7参考文献附件:1阳虚小便不利穴位2阳虚小便不利方药3治疗阳虚小便不利中成药4古籍中与阳虚小便不利有关的药物5阳虚小便不利1拼音yáng x \u Xi m:o biàn búl \\

2.总结出阳虚不利于排尿的病证名称【1】。见第四卷“脉诊”。

病因病机为肝肾阳虚,无权泄,不宜关[1]。

4症状主要症状为小便不畅或完全不通,恶寒喜暖,手脚冰凉,小腹冰冷,脉迟[1]。

5.温阳主治[1]。金匮肾气丸、理中汤等方剂[1]。

6排尿困难[2]是疾病的名称[3]。伤寒论,太阳病的辨证与治疗。是指每次排尿量少而出现排尿困难的表现[4]。

6.1辨证论治《养生宝典》卷十七:“小便不利者有三,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津液偏肠胃,大便腹泻,小便少涩,也要分利。热抽津液,则湿热不起作用,其次,漏则自愈。脾胃气滞,则不能疏通水道,运化膀胱,则能顺其自然,使敷出。”

《论脉象、小便不利证治》:“小便不通,并非个案。外生五局中,有运气;伤寒门,有热致膀胱,湿热发黄,出汗失津;阴证有寒湿内结;内伤门,有肺热、心热、肾热、水液偏渗、气化不足、真阴不足等症状。.....小便不利,真阳不足,用肾气丸;真阴不足者,用滋肾丸、白质地黄丸;膀胱热者,用五苓散、车前草木通汤;如果心脏将热量转移到小肠,则使用导赤散。这一点也是基于用户的大法。”

适用于阴虚、发热、多汗、吐泻、失血等小便不利者。,应以滋阴养血为主,不宜渗益。方剂为增液汤、杨蓉汤、十全大补汤[3]。

对于肺气虚衰、脾虚衰、肾清不利、三焦判定异常而致水湿亏损者,治疗宜宣肺气、健脾和胃、温肾通三焦,用生脉散加桔梗、石脾汤、八味丸、舒赤塞等[3]。

若因肺热郁结、热致膀胱郁结、气滞血瘀、瘀血阻水、肾素亏虚衰、细胞转化等原因而致小便积于膀胱者,宜检查病情,采用清肺清热、理气化瘀、温肾利水等方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