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好,吃中药好还是西药好?
常见的“坏胃”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在类别后依次列出了它们对应的方法:
第一,慢性胃炎。这是胃的上黏膜出现散在或多处炎性糜烂,但尚未形成溃疡的症状。因为胃黏膜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这种炎症反应,在胃的自我修复之前,进行长期持久的拉锯战,最终侵蚀人的健康。一旦遇到不利于肠胃的情况,比如,饮食习惯不好,智力退化,年老体衰...这种炎症会加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最适合“三分治,七分养”的理念。一定要好好休息,静下心来,合理饮食,适当服用胃黏膜保护药(如胃必治)或抗酸消炎药(如胃仙U、三九胃泰)。如果用中医辨证论治,则分为“寒热”和“虚实”即有虚寒、虚热、实寒、实热之分。用药也完全不同。所以如果用中医,一定要非常专业,或者遇到非常专业的中医。说实话,大部分街头药店和综合医院科室都没有这种中医人员进行辨证论治。他们常用的方法,即使你区分寒热,也不能给相应的药。就是能看病的人多,能治病的人少。因为他们要么是懂医却不懂药,要么是懂医却不懂药,要么就是即使懂药也在药架子上找不到。目前实热的胃药比比皆是,虚寒的胃药却难觅踪影。
第二,胃溃疡。这是一种胃黏膜已被深度侵蚀,其黏膜屏障已被炎症反应撕开,使胃消化液和胃内容物(如吃下的食物)直接侵蚀或刺激胃壁的状况。该病常由慢性胃炎、弥漫性胃炎等情况发展而来,多见于长期精神压抑、压力大的人群。这个时候,靠七分支撑不足以遏制病情。你必须服用抗酸剂和胃粘膜修复药物。
胃下垂、胃萎缩和胃癌。此时,最好做点正经的,否则,病情不可逆转。也就是说,已经不能靠吃点药打几针就能解决问题,也不要指望“吃中药更好”或者“吃西药更好”的答案。因为吃什么都没用,最好做胃手术,否则只能像国家高级领导人一样,不惜一切代价做保守治疗。日常开销大致相当于一个正部级国家干部的基本工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