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实验鉴定中药的抗大肠杆菌作用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中药:侧柏叶、大蓟、艾叶、石菖蒲、夏枯草、黄芩购自广西一心药业百色连锁店。细菌:耐药大肠杆菌由右江民族医学院微生物学系分离、鉴定和保藏。用标准药敏纸(购自杭州天和生物有限公司)测定大肠杆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试剂:M-H培养基,生理盐水,购自杭州天和生物有限公司..其他材料:滤纸、培养皿和棉签购自杭州天和生物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煮沸法提取药液[2,3]

将六种中草药各50克加水,文火煎制。第1次煎煮时间为1.5h,第二次40min,第三次30min。将三种药液合并,浓缩成100ml(相当于0.5g/ml生药),再取1次浓缩液,浓缩成5ml二次浓缩液(相当于1.0g/ml生药)。保留第二浓缩液。

1.2.2自制药物敏感纸

制作直径为6mm的滤纸,高压灭菌干燥,然后将滤纸在浓缩液中浸泡过夜,在60℃的干燥箱中干燥,无菌保存备用。

药敏试验用1.2.3 K-B法[4]

①按1000ml蒸馏水称取配有M-H琼脂的穆勒-辛顿琼脂38g,按每皿25ml(直径9 mm)分装。②将已孵育16 ~ 24h的菌株接种于生理盐水试管中,调整浓度至0.5 McBride标准(相当于1.0×108CFU/ml)。(3)用无菌棉签蘸菌液,旋转试管内壁挤出多余的菌液,然后在M-H琼脂表面均匀铺展三次,每次旋转平板60°,最后沿平板内缘铺展1周。④平板室温干燥3 ~ 5min后,用无菌镊子将药纸紧贴琼脂表面,35℃孵育16 ~ 18h,记录抑菌圈直径。⑤药敏试验重复三次,取三次的平均值作为药物的抑菌直径。

1.2.4观察结果

观察6种中药提取物对耐药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2个结果

用K-B法测定了6种不同浓度的中药水煮液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夏枯草和黄芩在0.5g/ml浓度时有抑菌作用,其余4种中药无抑菌作用;在1.0g/ml浓度下,6种中药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但夏枯草和黄芩抑菌作用尤为明显,见表1。表1 K-B法测定6种中药不同浓度水提取物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抑菌直径(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