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病患者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风湿病学是一门年轻的临床医学学科。由于起步较晚,人们对风湿病的认识还很浅,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风湿病是指主要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如肌腱、韧带、法氏囊、筋膜等的疾病。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血管炎、骨关节疾病,其常见症状有:
1.发烧是风湿病的常见症状,可分为轻度、中度或重度。通常表现为不规则发热、一般无寒战、抗生素无效和快速血沉。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施蒂尔病、急性嗜中性发热性皮肤病、脂膜炎等。,发烧可能是第一个症状。
2.疼痛是风湿病的主要症状,也是导致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在风湿病的疼痛中,起源于关节及其附属结构的疼痛是最常见的,但在内脏和神经系统疾病中也可见四肢和躯干部位的疼痛。关节痛、颈肩痛、腰痛、足跟痛往往是风湿病的主要表现,有时还伴有关节肿胀。类风湿性关节炎常有对称性的关节肿胀和疼痛,尤其是手指关节和腕关节;强直性脊柱炎腰痛,休息时加重,可伴有足跟痛、红眼;风湿性多肌痛包括颈肩疼痛、四肢肌肉疼痛和肌肉无力。
3.皮肤黏膜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白塞氏病、脂膜炎、干燥综合征可有皮疹、光敏性、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部症状、网状紫绀、皮肤溃疡等。
4.雷诺氏征:手指(脚趾)在寒冷或情绪激动时变白,然后变紫变红或伴有手指(脚趾)处的麻木和疼痛。严重者可出现皮肤溃烂,可见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5.肌肉可有肌痛、肌无力、肌酶增高、肌电图肌源性损害,如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6.全身损害:某些风湿病,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可出现多器官损害,如心脏炎(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肾脏损害(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衰竭)、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液耐受等)。)和呼吸系统(间质性)。
7.常有自身抗体: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抗血小板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类风湿因子等。
风湿病的常用治疗方法
风湿性疾病是一组以内科治疗为主的肌肉骨骼疾病,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和各种原因引起的关节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疾病,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等。常见的处理方法:
1.风湿病常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和软组织,疼痛、肿胀、关节功能障碍、发热等症状较为突出。治疗这组疾病的首要目的是退热、止痛、消炎,缓解症状。因此常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扶他林、莫比克、乐松、天欣利得、西乐葆、万络等,新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效果好,疗效高。
2.风湿性疾病如果得不到正确合理的治疗,关节、肌肉、骨骼等疾病会导致功能障碍和畸形,留下终身残疾,影响生活和劳动,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经济损失。从风湿性疾病侵犯的组织来看,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多发性肌炎、坏死性血管炎、强直性脊柱炎这些过去被称为结缔组织病的疾病,都存在自身免疫紊乱,属于一组自身免疫紊乱的疾病。痛风性关节炎已明确定义为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关节内尿酸盐结晶沉积,常累及关节腔、骨骼和韧带。所以风湿病的治疗除了对症治疗缓解症状,还需要病因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免疫调节,如使用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不断有新药被发现用于临床,如小、艾和等。新的疗法不断被发现。比如对于轻度系统性红斑狼疮,小剂量的强的松、氯喹、MTX联合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副作用;②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联合治疗,一线药物和二线药物,二线药物。③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度风湿病。
3.生物治疗和骨髓移植也已在临床试用。
4.关节镜还可用于治疗关节疾病,大大提高了疗效,改善了疾病的预后,显著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后
突然发病的患者病程相对较短,发作后数月或数年可无症状,休息一定时间后再复发。
发作过程缓慢渐进,可持续数年,缓解与复发交替是其特点。约10%-20%的患者每次发作后完全缓解。
每次发作后,患病关节变得更加僵硬、不灵活,最后关节被固定在异常的位置,形成畸形。据国外统计,大约10%的人在最初几年完全失去劳动力。
该病与预后不良相关的一些表现有:①典型病变(对称性多关节炎伴皮下结节,类风湿因子滴度高);(2)连续活动一年以上的患者;③30岁以下患者;④关节外类风湿患者。
风湿性关节炎能治好吗?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来说,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都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由外界因素引起的一种疾病,没有根治的方法。
所谓根治,就是去除病因,治愈疾病,但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还不清楚,更别说去除了。
目前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遗传因素有关。此外,类风湿性关节炎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异常的抗原抗体反应有关。免疫抑制剂只能抑制抗原抗体反应,并将其保持在较低水平。
一些患者没有必要看到一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患者因为关节畸形僵硬而生活不能自理。只要医患积极配合,早诊早治,持之以恒,一般可以控制病情进展,正常工作生活。有些中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疗效。比如雷公藤可以控制关节炎症,缓解疼痛,但不能阻止关节疾病的进展。有些人因为害怕抗风湿药物的副作用,只吃中药,最终关节破坏、畸形就是例子。
因此,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要因为吃了中药就停用疗效确切的抗风湿药物,更不要乱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失去治疗时机。
用偏方治疗风湿病
用酒浸泡南瓜藤治疗风湿病。
我母亲在70年代末患了四肢风湿病,特别是手臂,严重影响了正常活动。后来介绍南瓜藤酒是我们自己做的,长期喝效果还挺好的。年近八旬,风湿病已完全消失。后背又硬又硬,天天在地里干活。方法:秋后取高级纯米酒(20度左右)5000克,甘蔗红片1,000克,南瓜藤(方言,指靠近根部的根和茎)5 ~ 7根;先将葡萄藤清洗干净,晾干,切成片,然后用糖片浸泡在酒里,密封20天左右才可以打开饮用。长期坚持,疗效逐渐明显。每次用量视患者饮酒量而定,一般约100克,1-2次,每日一次,无禁忌。
回答读者关于“南瓜藤老蓖麻泡酒治风湿”的问题
最近回老家,详细问了我妈,得到的回答是这样的:我妈上世纪70年代牙疼,风湿痛,很痛苦。据说老南瓜泡酒加红糖可以降火止痛,扁豆(又名喜鹊豆、蛾眉豆)泡酒加糖可以祛湿止痛,所以我先试着做了南瓜藤酒,喝了1个多月,疼痛减轻了。然后将扁豆根洗净浸泡在米酒和红糖中,服用市场上销售的五加皮酒,效果显著。从那以后,我就长期服用自制的红糖浸泡的米酒,一天两次,每次5O100克,从未间断。这次回家看她,她还在地里干活,周围的人都很夸她。
一种治疗风湿性疼痛的方法
十几年前,我患有风湿疼痛,关节和肌腱疼痛,时轻时重。经过多年的药物治疗,没有明显效果。之后偶尔得到一面。十多天后,症状消失,身体恢复。处方为:当归、川芎、麻黄、淮膝、陈皮、木瓜各10g。六味药为一剂,药纱布包好,放入鸡腹中。然后用线把鸡肚子缝上,不用盐煮。煮好了一起喝汤,出汗,不见风。一次吃不完可以吃2到3顿。吃一剂后,隔天吃第二剂,吃三剂。
药酒治疗顽固性关节疼痛
多年来,我用药酒治疗坐骨神经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效果不错。用法:草乌各10克,金银花20克,甘草13克,牛膝15克,苍术10克,乌梅10克,延胡索25克,防己25克,五灵脂25克,白前2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