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骨简介
2英文参考Li 16[中国针灸大辞典]
巨骨【湘雅医学词典】
沮鹄[湘雅医学词典]
ǔǔ[中医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LI16【中医药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3.巨骨概述:1。穴位名称;2.骨名;3.中药名称。
4个穴位名称,巨骨穴位巨骨汉语拼音沮鹄罗马拼音Chuku美国英语译名巨骨各一个。
国家
产生
否中国LI16日本法律16
莫兰特的GI16野夫的德国DI16英国Li16美国LI16巨骨命名为经穴(g Li 16)[1]。《黄帝内经·苏静文琪赋论》出版。代码LI16[2]。属于手阳明大肠经[1]。巨骨是手阳明大肠经与阳蹼脉的交点[1]。巨骨即锁骨,此穴靠近锁骨肩峰端,故名巨骨[1]。适应症:肩痛上臂痛、肩臂挛缩痛、冈上肌腱炎、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伸举不便、半身不遂、淋巴结核、痈、癫痫、成瘾、吐血、胃出血、痈、颈淋巴结核、高热痉挛、下牙痛等。
4.1来源《黄帝内经·苏静文琪赋论》:巨骨穴各一个。
4.2特定巨骨为手阳明大肠经与阳桥脉的交点。
4.3接骨穴的名称为锁骨,靠近锁骨肩峰端,故名沮鹄[1]。
巨人很大。巨骨指的是横上骨,也就是锁骨。此穴位于巨骨(锁骨)与肩胛骨形成的叉形凹陷处,故名“巨骨”。这个点正好在锁骨的外端。锁骨虽然可能不是很大,但它位于肩端,有承重的作用,能维护胸部器官,所以取名巨骨,不提锁骨。[3]
4.4肩[4]
4.5巨骨点的定位标准:巨骨在肩部的上部,锁骨肩峰端与肩胛骨嵴之间的凹陷处[5][6]。
巨骨位于肩端,当锁骨凹陷在肩峰端和肩胛骨嵴之间[2]。
这块巨大的骨头位于肩胛骨区域,在锁骨肩峰端和肩胛骨嵴之间的凹陷处。坐在肩膀上挑点[1]。
巨骨在手阳明大肠经中的位置
巨骨尖的位置
巨骨穴位置(手阳明大肠经)
巨骨点(肌肉)的位置
巨骨点(骨骼)的位置
4.6巨骨穴的取穴方法是坐在肩上,在肩端,取穴时在锁骨肩峰端与肩胛骨嵴之间的凹陷处。
巨骨点位于肩胛区,锁骨肩峰端与肩胛骨嵴之间的凹陷处。坐在肩膀上挑点[1]。
坐下,肩膀向下,在锁骨肩峰端和肩胛骨嵴之间的凹陷处取穴[7]。
快速取穴:沿锁骨向外摸至肩峰端,再找到后肩胛嵴,两者之间的凹陷处为[8]。
4.7大骨穴的解剖大骨穴下是皮肤、皮下组织、肩锁韧带和冈上肌。深层有肩胛上动静脉。分布有锁骨上神经和副神经的后支,深层有肩胛上神经。皮肤由颈丛的锁骨上神经分布。针通过皮肤和皮下组织进入斜方肌,到达冈上窝的冈上肌。前肌受副神经支配,后肌受臂丛的锁骨上支肩胛上神经支配。
4.7.1水平解剖学皮肤→皮下组织→肩锁韧带→冈上肌[1]。
皮肤→皮下组织→肩锁韧带→冈上肌[6]。
4.7.2穴位区神经血管浅层有锁骨上神经外侧支;深层有肩胛上神经和动脉[6]。
深层有锁骨上神经和副神经的后支,有肩胛上神经和肩胛上动静脉[2]。
4.8巨骨穴的功效与作用巨骨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
巨骨有化瘀通络的作用[1]。
沮鹄穴是大肠经和阳桥脉的交汇点,具有理气化痰、宁心安神的作用[3]。
4.9沮鹄穴主要用于治疗肩及上臂疼痛、肩臂挛缩疼痛、冈上肌腱炎、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伸提不便、半身不遂、瘰疬、嗳气、癫痫、成瘾、呕血、胃出血、嗳气、颈部淋巴结及高热。
沮鹄穴主要用于肩、背、上臂疼痛,伸举不便,瘰疬痈[6]。
巨骨主要用于肩臂疾病,如肩臂疼痛、冈上肌腱炎、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偏瘫癫痫、吐血、瘰疬、痈等。[1]
巨骨主要用于治疗肩背痛、半身不遂、瘾疹、瘰疬、肩周炎[2]。
沮鹄穴主要用于治疗肩臂挛缩疼痛和偏瘫;扣押;瘰疬、痈、癖疹、吐血[7]。
运动系统疾病: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及肩部软组织损伤;
消化系统疾病;呕血、胃出血;
其他:颈部淋巴结,高热痉挛,下牙疼。
4.10针灸方法4.10.1针灸方法可直刺0.4 ~ 0.6寸,不能深刺,以免刺入胸腔造成气胸[6]。
一般刺0.5 ~ 0.8寸;不要刺得很深,以免刺破胸腔造成气胸[1]。
直刺0.5 ~ 1英寸[2]。
直或略向下方倾斜0.5 ~ 1寸,肩关节周围有酸胀感[7]。
直刺0.4 ~ 0.6寸,局部酸胀;
向外向下斜刺,深度约1.0 ~ 1.5寸,肩关节周围酸痛。
注意:不要刺得很深,以免刺破胸腔造成气胸。
4.10.2艾灸可灸[1][6][7]。
艾条灸3 ~ 5强;或者艾条灸5 ~ 10分钟。[2]
艾条灸或温针灸3 ~ 5强,艾条灸5 ~ 10分钟。
4.11沮鹄穴配伍;沮鹄穴配合肩骨骺、天宗治疗肩背痛[1]。
巨骨结合肩洁肩骺治疗肩周炎:配最佳穴、尺、大鱼际治疗咯血[1]。
巨骨合五里手臂治瘰疬[1]。
带前谷的巨骨有舒经活络的作用,主治手臂不举。
巨骨配前谷、闭谷,臂不举[7]。
巨骨配风池、挂铃可治头颈强痛[7]。
巨骨配臂轴肩井,治疗肩背疼痛[7]。
大鱼际最大孔、最大骨,具有降气止咳、清热止血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咯血。
4.12特效* * *肩臂挛缩时,可按压对侧手的中指和腹部,摩擦患侧的巨骨穴,直至患侧感到发热或有局部刺痛感,可缓解症状[8]。
经常揉搓沮鹄穴可以帮助肩周炎患者改善上肢抬高活动[8]。
4.13文献综述《针灸甲乙经》:手阳明与蹼脉之会。
针灸经典甲、乙:肩背不举,瘀血在肩,不可撼动,巨骨主宰。
针灸大成:主要症状为抽搐、断肠吐血、手臂疼痛、胸中瘀血、肩臂不屈伸。
“做好一千块钱的准备”:主肩之痛,不可撼动。
铜仁腧穴针灸经典:治肩痛、胸痹、肩背痛。
5骨名巨骨巨骨是人的骨名[1]。是柱骨的别名[2]。指锁骨[1]。看一本针灸经典。古时候也叫锁骨、盆骨、巨骨[9]。《医宗金镜》:“柱骨之人,除顶无盆外,亦称锁骨。横骨内接,肩外接。”还是指颈椎。《骨释》:“三段骨,颈植,通柱骨。”
6中药名称沮鹄沮鹄是中药的名称,出自名医别录,是《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舒舒的别名[2]。
6.1巨骨巨骨和空木的别名[10]
6.2来源和产地虎耳草科植物溲疏的果实。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等省以及华南、西南地区。[10]
6.3性味辛、苦、微寒[10]。
6.4功能主治清热利湿[10]。
1.治胃热,不利排尿。煎服:3 ~ 10g。[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