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耳穴
除了注意与治疗相关的各种事项外,主要是要防止耳廓感染和针晕。(1)针、丸、磁珠等器械必须严格消毒,耳穴局部皮肤要常规消毒。②取针时,局部涂2.5%碘酒。如果有出血,可以先压迫止血,再擦碘酒。③夏季敷药、磁珠时,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4)换贴片时,宜休息一天,擦去耳贴痕迹,以免皮肤感染。⑤用皮内针、三棱针、真皮针刺激耳穴后,尽量不要局部冲洗耳廓。⑥治疗后,若耳穴局部红肿、破损,或伴有少量渗出,则为耳廓皮肤感染。严重者可出现局部化脓、红肿热痛,伴有恶寒发热,白细胞增多,为耳廓软骨膜炎,需及时治疗。皮肤感染可用氦氖激光照射;或者内服,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外洗。耳廓软骨膜炎可用艾条灸大椎、曲池或耳穴治疗;积脓者应配合排脓法;对于炎症明显的患者,可使用抗生素或清热解毒的中药。适用范围①软组织损伤、术后疼痛、头痛、面部疼痛、胁痛、蛇丸、腰腿痛、关节痛等各种疼痛性疾病。②各种内脏疾病,如头晕、失眠、阳痿、遗精、月经不调、哮喘、腹泻、便秘、肿痛、糖尿病、肥胖、小儿遗尿等。③各种发热,如感冒、百日咳、肺结核、疟疾、痢疾等。(4)皮肤病和面部疾病,如风疹、湿疹、眼睛红肿、牙痛、口疮、耳内流脓、乳蛾、喉炎等。此外,还可用于戒烟、戒酒、戒毒、引产、哺乳。这些疾病中的许多可以单独用这种疗法来治疗,而其他的则应该用其他疗法来治疗。耳针也可用于手术麻醉(见针刺麻醉)。禁忌症①外耳湿疹、溃疡、冻疮溃烂等。不应该使用。②严重器质性疾病,如贫血、心脏病等,不宜使用。③女性孕期慎用,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