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过中国林蛙南方养殖技术要点吗?

1,防逃,防敌

防逃方式有两种,即20目(加粗)、高度1.2米的锯齿形栅栏或围栏。字体的作用是防止林蛙出逃和外敌入侵。主要的敌人是蛇、老鼠、鸟、黄鼠狼、蟾蜍、青蛙、甲虫和林蛙的父母。其中,甲虫的大小和形状像“屁虫”。其幼虫形似蛆,扁圆形,背上有不明显的红点和黑点,很少发生。一旦发生,危害极大,专咬青蛙喉咙下部。(防治措施:①用生石灰、敌百虫、漂白粉对现场进行彻底消毒。(2)用乐果杀灭或在饲养期内人工杀灭)。其次,要用麻雀进不去的大网覆盖地面,进行封闭养殖,防止鸟害。

2.养阴润燥

中国林蛙,顾名思义,必须生活在林荫中,所以要人工营造生态环境。因为树木无法快速遮荫,急救的方法就是在农场里种上2米高的木桩、竹竿、小水泥柱或铁管,用铁丝拉在一起种上改良的葡萄,再种上攀缘植物,如丝瓜、南瓜、瓢、扁豆等,进行遮荫。其次,在孵化池和越冬池以外的土地上种植50-60厘米高的桑苗,或者其他花卉、树木、中药材等灌木甚至蔬菜。按每亩2000株计。夏秋两季天气炎热,地表干燥时,要用背负式喷雾器喷洒(雾状)水,保湿降温。大面积可配备旋转式喷头,表面温度应控制在30℃以内。各场地中间地面略高于周边,渗水性能较好。

3.充足的活饵

中国林蛙的主要食物来源是灯光诱虫,但人工养殖密度高、数量大,必须辅以人工养殖活饵。因此,中国林蛙人工养殖大约有50%的精力投入到活饵——黄粉虫(面包虫)的养殖上,否则,花钱在这上面会大大增加成本。比如大平二号红蚯蚓(长大成青蛙时被老蚯蚓吃掉)、黄粉虫(面包虫)、花鸟市场卖的蛆、蚂蚁。

两把钥匙:

1,“养殖”:在中国林蛙的整个养殖过程中,从蝌蚪变态到幼蛙后一个月,由于幼蛙体型较小,捕食和逃跑能力较差,所以需要用相应较小的活饵喂养个体。蚂蚁被安置在农场地势较高的地方,让它们自由进出。他们可以有条件的买几张蚕种纸,从林蛙产卵的时间算起,第30天孵化蚕种。在家里养了一个星期,就可以用鸡毛扫到农场的桑树上,让小蚕野起来,由小蛙喂养。养殖蛆的基础饵料可以是浸泡过的豆饼、菜籽饼、麸皮、猪、鸽粪、动物血,加水混合,放入桶、缸或池塘中养殖蛆,称为软头蛆;相反,骨头、鱼刺等动物尸体中的硬头蛆是不能要的。幼蛙的喂食时间是上午8点前,下午3点后。黄粉虫怕湿怕水,浇水前要喂,其他饲料要根据需要随时喂。如果一个月的饲养顺利通过,林蛙的繁殖就成功了一半。

2.“防暑保湿”:中国林蛙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耐温极限为35℃。绿植自然生态环境的遮阳是降温恒温最理想的保障,其次是喷洒遮阳网、井水、自来水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