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月经的中药方剂
1,拍打足三里(位于外侧膝眼下三寸,小腿胫骨外侧手指处)。每天早晚,把剩下的100打完,再把剩下的100打在小腿上,最后打膝盖32次,揉膝盖32次,左右翻膝盖32次。双膝微压,左腿向前迈,双手双膝后压;右腿向前迈一步,双手将膝盖向后压,各32次。敲打足三里可以扩张手指和脚趾的毛细血管,增加血液循环,温暖四肢,从而改善手脚冰冷。同时,拍打足三里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敲打足三里有助于防治胃病、腹痛、腹泻、高血压、贫血、下肢瘫痪、关节炎。有慢性肠炎和胃病的人可以多拍。
2.揉涌泉穴。先用右手掌快速摩擦左脚中心(涌泉穴),再用左手快速摩擦右脚中心,直到感觉发热为止。每天两次,每次60次。然后揉每个脚趾,特别是大脚趾第二节有几根毛的地方,称为“三毛穴”。这个点要多揉。每趾搓32次,每日2次,捏三毛穴3-5次。如果按摩部分准确,持之以恒,大概半个月就有效果了。脚是人类的第二心脏,脚是离大脑最远的部位,但两者关系极为密切,对脚有独特的刺激作用。足的六经,即阴三、三阳,都聚集在足底,与全身的所有器官、脏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贯穿下焦肾心的涌泉穴,具有滋肾水、降虚火、固真气、宁心神、降湿气、导全身降浊气的作用;对上实下虚、阴虚火旺、心神不宁等心血管症状有明显疗效。此外,经常刺激涌泉穴可以促进睡眠,放松肌肉,保持步伐,预防头痛、高血压、感冒、颈椎病。综上所述,涌泉穴是人体中重要的穴位之一。
3.按摩心俞穴(左右肩胛骨之间,脊柱两侧),按压36次,左右转动18次。
4.按揉肾俞穴(即两侧腰眼)36次,即两侧18次。
5.按揉奇冲穴(大腿根部内侧)。在这个点的底部有一条跳动的动脉。先按压揉捏气冲的穴位,再逐一按压揉捏动脉,交替进行,直到腿脚感觉有热气往下流。
二是锻炼四肢,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
如果手冷,上肢活动要稍大;如果只是脚冷,下肢的活动量要大一些。同时,每天用温水浸泡手脚,按摩四肢,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锻炼要有规律,才能收到明显的疗效。
第三是食疗。
吃热量足够的饮食,增加身体的热量。另外,根据天气变化,适当添加衣物保暖。
敲击按压足三里等穴位五六年,效果非常明显。虽然年近七旬,但现在走十里八里也不觉得累。免疫力也增强了,以前我患的老年性关节炎,胃痛,神经衰弱都好了,特别是久治不愈的手脚冰凉都消失了。
改善冬季手脚冰凉
(1)红糖姜汤
材料:
生姜1片,附子80g,红枣10,红糖60g。
练习:
1.生姜洗净切块,不去皮。
2.将附子、红枣洗净,与老姜一起放入锅中,加1碗半水,制成1碗。
3.加入红糖拌匀。上菜。
提醒:
最近很流行红糖!这个食谱一定要用老姜,老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全身感到温暖,改善手脚冰冷。
(2)足浴处方
材料:
黄芪10克,当归10克,葛根10克,花椒5克,红花5克。
练习:
1.将所有药材用纱布包好,扎紧。
2.加入适量的水,浸泡20分钟后再煮沸加热。
3.煮10分钟左右,然后倒入泡泡盆,再将冷水调至合适的温度。
提醒:
这个足浴配方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疏通月经。脚冷的人可以每天泡10分钟,让血液循环更好,逐渐改善冷痛。
冬天连手脚都冷!有时候会结冰!现在给JMS讲讲这两种方法!赶紧试试吧~ ~ ~ ~ ~ ~ ~ ~ ~
它可以防止结冰
这种症状在西医被称为亚健康状态,在中医被称为阴阙,因为微循环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寒邪不能温暖四肢。治疗方针应该是温寒邪,补血,通脉。
治疗计划:
当归、桂枝、白芍、细辛各灸三次,甘草、木通各灸二、二日,煎***七水25枚,葱以温开水为导,分三次服用。
饮食要以温阳补中为主,经常吃一些鸡蛋、炒姜、炒鸡蛋丝、炒韭菜。
西药主要是增强机体免疫力,补充一些VC VE。
生活中多做活动,用冷水洗澡,不像我,天天死在电脑前,没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