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丸简介
2概述化痰丸是方剂的名称,同名方剂约有23个。
3《瑞珠汤经验方》卷二化痰丸3.1化痰丸的别名顺气消食化痰丸[1]。
3.2处方:半夏(洗净)、天南星(去皮)、明矾、皂角、生姜、青皮(去皮)、紫苏、莱菔子、杏仁(去皮)、葛根、神曲、麦芽、山楂、香附。
半夏(洗净)1公斤,天南星(去皮)1公斤,明矾1公斤,皂荚(切碎)1公斤,生姜1公斤。
半夏(洗净)天南星(去皮、盖好)、明矾、皂荚(切碎)、生姜各500克。青皮(去皮)、陈皮(去皮)、紫苏子(炒)、莱菔子(炒)、杏仁(去皮、去尖、炒、磨碎)、干葛神曲(炒)、麦蘖(炒)
3.3制备方法前将五味水煎至天南星无白斑,去皂角,烘干,火焙,再加入其余药粉,姜汁浸泡,蒸饼糊成丸,梧桐树大[1]。
先将前五味药炒至天南星无白点,不使用皂角。将生姜切片,晒干后用火烤,然后加入其余草药,研磨成细粉。把蒸好的饼泡在姜汁里,糊成丸子,有梧桐树那么大。
水煮至南星无白斑,去皂角,生姜切片,与半夏、南星同干至无白斑,用火焙干,再加入:青皮(去瓤)、陈皮(去白)、紫苏子(炒)、莱菔子(炒,不磨)、杏仁(去皮、炒、磨)。
3.4功能主治:《瑞诸汤经验方》卷二化痰丸具有化痰消食的作用[1]。治痰饮食过夜[1]。
健脾益气,化痰消食。主痰湿阻食,咳喘,胸膈腹胀。痰饮。长期喘息或做或停。酒食生痰,胸膈满,五更咳嗽。
3.5化痰丸用法用量:每次服用50 ~ 70粒,躺下后送茶送酒[1]。
每次服50 ~ 70粒,躺下后用茶和酒送服。
3.6注本书原名,《医方集》引为《顺气消食化痰丸》。
3.7诸学派讨论《医方集》:此手足太阴医学也。痰湿生痰,半夏、南星燥湿;痰从气、紫苏、烟草上升;杏仁好压抑;痰是气滞所致,所以青皮、陈皮、香附导致郁;痰因酒食,葛根,神曲,故解酒,山楂,麦芽,故化为食。湿去了吃,痰就不生了,气顺了,咳嗽就止了,痰瘀就除了,饱胀就消了。
3.8摘自《瑞珠堂经验》卷二
4《净月泉萧墅二顾泽方》卷62化痰丸4.1处方胆南星、法半夏、炒赤石、枳实、麝香3分[1]。
4.2药是粉,姜膏是丸,如绿豆,朱砂是衣[1]。
4.3功能主治《净月泉萧墅二顾泽方》(62卷)化痰丸用于治惊风,咽喉有痰[1]。
4.4化痰丸的用法用量[1]。
4.5摘自《景岳全二方》(卷62)
5《赤水朱轩》卷六防己化痰丸5.1处方半夏90g,陈皮、生姜、白术各30g。
5.2制备方法是将药物研成粉末,用姜汁调成糊状。
5.3功能主治朱轩赤水六防治痰丸用于寒痰。
5.4用法用量化痰丸20丸配姜汤。
5.5摘自《赤水朱轩》卷六
6《简明医学》卷4阴丹西方药化痰丸6.1方药陈皮6两、半夏6两、枳实6两、茯苓5两、黄芩(枯)5两、黄连5两、南星5两、瓜蒌4两、杏仁4两、芹菜4两、前胡4两、甘草2两。
6.2制作方法为粉状,竹汁、姜汁或水为丸,大小如绿豆。
6.3功能主治:化痰丸合《医略》丹溪方四方,主治上焦痰火盛,咳嗽,烦躁,胸闷气短。
6.4化痰丸用法用量:每服2元,饭后送白汤。
6.5摘自《简明医学》卷四引丹溪方。
7《明代杂药》卷一化痰丸7.1化痰丸别名翟杰化痰丸
7.2处方芦笋(去心)1两,黄芩(酒炒)1两,海味干1两,橘红1两,桔梗5元,连翘5元,香附(杵,淡盐水炒)5元,青黛(其他)
7.3制作方法为细粉,姜汁中加入少许蜂蜜,与药杵极其均匀地混合成丸,大小如小桂圆。
7.4化痰丸主要用于《明杂医卷》中,作用是解郁降火,清肺金,消凝痰。主痰因火,肺气不清,咳嗽时行,老痰、郁痰形成黏块,滞于咽喉。
7.5化痰丸的用法与用量翟杰化痰丸(《医学概论》第七卷)。
7.6各派讨论认为,本方用天冬、黄芩泻肺火,干海味粉、芒软坚,瓜蒌润肺化痰,香附解郁降气,连翘解郁降火,青黛降郁降火,故不必用香干剂。
7.7摘自《明医杂卷一》
8.《赐命于大众方》(即丝瓜,有细末之燃性)中的六防治化痰丸(8.1)处方。
8.2将枣肉做成丸子,大小如弹珠。
8.3功能主治:赐命大众方中的六方化痰丸具有化痰的作用。
8.4化痰丸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送好酒。
8.5摘自《取经妙方》第六卷
9《济阳纲目》卷20方化痰丸9.1方剂南星(去皮切块)4两(与皂角3两、生姜3两、枯矾3两同煮无白星,取出晒干,无皂角),半夏4两,香附2两,瓜蒌2两(去壳另研)。
9.2制作方法是末,姜汁泡的蒸饼是丸,有梧桐树那么大。
9.3济阳纲目24卷化痰丸的作用是健脾顺气,消食化痰。适应症是痰。
9.4化痰丸用法用量:每次服100粒,平卧或进食后用茶汤送服。
酒痰、青皮、葛根;食物积痰,加神曲、麦芽、山楂各2片;疲惫者,加5元沉香;热痰者,分别加苦芹、青黛1。
9.5摘自《济阳简编》第24卷
10《脉诊治证》第二方化痰丸10.1方瓜蒌膏、芦笋、海泡石、青黛、连翘、桔梗。
10.2功能主治《脉证治法》第二方化痰丸,主要用于治疗肺经咳嗽。
10.3节选自脉冲第二卷症状治疗
11《仙年记》卷二花檀丸11.1处方蛇含石2盎司(醋淬7次,以脆为度)。
11.2方法黑公猪胆是药丸,大如芥子。
11.3功能主治:《仙年记》第二方化痰丸,主治风狂痰迷。
11.4化痰丸的用法用量每次5分7分,直到花费1元。走1213就能恢复。服用后多喝。
11.5摘自《神仙年集》第二卷
化痰丸12.1在12国家中药处方集(方大同)开出知母4元,杏仁2元,桔梗5元,莪术4元,绵马贯众3元,冬花4元,旋覆花1梁,3元,炒。
12.2制作方法为细粉,面糊为丸剂。
12.3功能主治国家中药方剂(方大同)化痰丸主要用于胸痛、化痰、止咳。
12.4化痰丸用法用量:每服2元,开水冲服。
12.5摘录自国家中医处方(方大同)
13《普济技能方》卷三化痰丸13.1处方半夏(7次汤洗,不末)1两,人参(去芦)1两,茯苓(去皮)1两,白术65438。
13.2制作方法为细粉,与半夏、姜汁同煮,制成丸剂,大如梧桐树。
13.3功能主治:《普济技能方》三方化痰丸,用于化痰饮。
用法用量13.4化痰丸每次服3040丸,送姜汤。
13.5各派讨论技能方剂释义:半夏味辛温,入阳明;人参气味甘,入脾胃;茯苓气味甘平,入阳明;白术味甘温,足太阴;桔梗辛平味苦,始于太阴,为诸药之舟;枳实味苦寒,入脾;香附气味甘平,入厥阴、少阳之足;前胡味苦微寒,始于太阴;甘草味甘性平,入太阴足,为止痰留饮主方。古人有云,邪灵聚,必然空。人参、苓、术、甘四味,也是四君子汤,用来护宫。祛痰驱饮之药,以姜为导,直达其巢,一夜饮之,必除之。
13.6摘自普济技能处方第三卷
14《生肌总录》卷14.1处方半夏(洗净汤去滑,不捣粉)2两,天南星(炮)1两,白附子(炮)1两,朱砂(细磨)650两。
14.2.除半夏外,药都是细粉,用天然姜汁在初夏熬成糊状成丸,大如梧桐树。
14.3功能主治:《生肌宗录》60方方向的化痰丸,有助于益胸膈,入饮食。主治:风痰气闭所致的头痛。
用法用量14.4化痰丸每次服用15丸,加至20丸,送姜汤,无论何时。
14.5节选自《圣迹总录》(64卷)
15《急救仙方》卷15.1由明矾(枯)1、白附子半、天南星(半熟)半、半夏(炮)半组成。
15.2功效主治急救仙方六方化痰丸化痰有效。主治各种咳嗽。
15.3化痰丸用法用量:每次2030粒。吃完就上姜汤。
15.4的制法是末,姜汁熬成丸,大如梧桐树。
16《普济方》卷165引用《养生家宝》方16.1的化痰丸,由天南星(生)、半夏(生)、薄荷叶、人参、茯苓、明矾组成。
16.2功效主治引自《健康家宝》的《普济方》化痰丸(165卷)具有凉膈止咳功效。主治:痰咳、头晕。
用法用量16.3化痰丸每次服30粒,吃完送姜汤。
16.4的制作方法是细粉,姜汁的膏体是药丸,大如梧桐树。
17《普济方》卷157化痰丸17.1由南星1、生姜1、半夏1、枯矾1两部分组成。
17.2功能主治:《普济方》卷157化痰丸用于治疗咳嗽、流涎、哮喘。
17.3化痰丸用法用量:每次20粒,饭后送温汁,每日2次,1。
17.4的制法是细粉,水膏是丸,大如梧桐树。
18《明杂药》卷一化痰丸18.1化痰丸别名翟杰化痰丸
18.2由天冬(去心)1、黄芩(酒炒)1、海味干1、陈皮1、桔梗5、连翘5、香附(捣碎用淡盐水炒)5组成。
18.3功效主治化痰丸,明代杂医中的方药之一,用于解郁降火,清肺金,消痰凝滞。主治:痰火上炎,肺气不清,出现咳嗽,老痰、郁痰形成黏块,滞于咽喉。
18.4化痰丸用法用量:将1丸溶解,或嚼碎,清汤,小心吞服;或者药丸大如小米,姜汤送5060丸。
18.5的制作方法是细粉,姜汁中加入少许蜂蜜,与药杵混合非常均匀,制成药丸,大小如小桂圆。
18.6诸学派讨论认为,本方用天冬、黄芩泻肺火,海味、芒硝干软坚,瓜蒌润肺化痰,香附解郁降气,连翘解郁降火,青黛降郁降火,不必用香干剂。
18.7注翟杰化痰丸(《医学概论》第7卷)。
19福寿方婧中的化痰丸19.1由半夏(浸泡7次)1、天南星(水浸泡,混姜汁)1、黄芩1、芒硝(煅)65438+组成。
19.2化痰丸,主要用于福寿经方,主要用于治疗上焦热盛,火盛痰多,或疼痛。
19.3化痰丸用法用量:每次50粒,食元茶清。
19.4的制作方法是细粉,姜汁糊成丸子,大如红豆。
20《普济方》卷158化痰丸20.1由干姜(或姜屑)1、半夏(炮)1、南星(炮)1、枯矾1、滑石1组成。
20.2功效《普济方》第158卷化痰丸具有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20.3化痰丸用法用量每次57丸,姜汤送下。吃完很好吃。
20.4制法为细粉,水糊为丸,大如梧桐树。
21《济阳大纲》卷21.1化痰丸由黄芩(酒洗)1、天南星1、川贝母(去核)1、滑石5元、白芥子(去壳)5元组成。
21.2适应症:《济阳大纲》二巴方化痰丸适用于痰咳。
21.3化痰丸用法用量最后,泡汤蒸饼就是药丸。
22《齐放类编》卷顶的化痰丸为22.1,由陈皮1、半夏1、茯苓1、川芎1、苍术1、砂仁1、栀子(炒黑)650组成。
22.2化痰丸,七方类边上方注明,主治痰咳。
22.3用法用量化痰丸生姜为导,水煎,远服。
23《修正通俗伤寒论》方志化痰丸23.1由瓜蒌膏1、苦杏仁1、煅瓦楞子1、青海散1、制香附5元、海蛤粉5元、风化5元、连翘5元组成。
23.2功效主治化痰丸,新编通俗伤寒论的方子,具有清肠、清胃的作用。主治:痰火积于胃肠道,恶心呕吐,胸膈充血,嘈杂饱胀,便溏泄泻,或胸肠辘辘。
23.3化痰丸用法用量:轻用3元,重用4元,送茶。
23.4制备方法与竹汁、捣碎的药为丸。
24《本草纲目》卷十一引《生杂兴》方志化痰丸24.1组成生明矾1两,细茶5元。
24.2适应症:化痰丸,引自《本草纲目·养生杂性》卷十一,主治风痰癫痫。
24.3化痰丸用法用量:1岁,10丸,送茶汤;成人50片。长期服用,痰出便出,断了病根。
24.4制法为粉,炼蜜为丸,大如梧桐树。
人体表面积计算器身体质量指数指数的计算和评估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正常体重增加用药安全分类(FDA)五行和八字成人血压评估体温水平评估糖尿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转换基础代谢率计算钠补充计算器铁补充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快速检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快速检查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酒精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现在算!
25《生肌总录》卷50方化痰丸25.1由半夏4两(7次汤洗焙干)和明矾石1两组成。
25.2适应症:《生肌总录》第五十四卷化痰丸,适用于中焦偏寒,痰多不利于食欲者。
25.3化痰丸用法用量:每次服15丸,送姜汤,不分时间。
25.4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