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热的防治

该病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1病毒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双极热、鼻炎、消化道和呼吸道炎症,后期为非化脓性脑炎。该病多发生于3 ~ 6月龄幼犬,成年犬也有感染。

初始体温升至40℃左右,2-3天后降至正常,2-3天无发热后再次回升。第二次体温升高时,症状加重,病犬情绪低落,食欲不振,消瘦,脱水,可见粘膜发绀,并出现结膜炎或角膜炎。部分犬出现呼吸道症状,病犬咳嗽、打喷嚏、浆液性至脓性鼻液、鼻干、气短,表现为肺炎和支气管肺炎症状。部分病犬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呕吐、便秘或腹泻,恶臭粪便混有血和气泡。有时皮肤表面出现红斑、丘疹,手掌、鼻子皮肤增厚。疾病晚期,病毒侵入脑部,病犬出现癫痫、痉挛、抽搐等神经症状。该病死亡率高达30% ~ 80%,如果同时感染犬传染性肝炎,死亡率高达100%。

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是在发病初期大量使用犬瘟热高免血清、免疫球蛋白或五联血清。7.5 ~ 10 ml肌肉注射2 ~ 3天;一起使用转移因子2ml。为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选用广谱抗生素,氨苄西林20 mg/kg,红霉素5 ~ 10 mg/kg,卡那霉素5 ~ 10 mg/kg,头孢菌素20 ~ 30 mg/kg。也可选用庆大霉素、氯霉素、双黄连注射液。发病初期给予抗生素,肌肉注射替米松5 ~ 20 mg,每日1次,有抗炎解热作用。大量给予维生素B1和维生素C。根据病情选择强心、利尿、收敛、止吐、镇咳、祛痰药物。

对于后期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犬,可静脉注射磺胺、乌洛托品、甘露醇,也可配合牛黄安宫丸、干扰素使用,效果较好。痉挛抽搐严重的犬,可注射地西泮100 ~ 200 mg/kg,有一定缓解作用。

预防该病最可靠的方法是定期注射犬瘟热疫苗或犬五联疫苗。幼犬1.5 ~ 2月龄时,连续注射疫苗3次,间隔7 ~ 15天,以后每年免疫1次。平时做好犬体和犬舍卫生,避免与外来犬接触,发现病犬及时隔离治疗,对其他犬注射高免血清应急预防,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