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血管炎的发病原因是什么要怎么治疗
结节性血管炎(nodular
vasculitis)是指发生于小腿屈侧的紫红色硬性疼痛性结节和斑块的皮肤病,多见于30岁以后的女性,偶可见于年轻女性和男性。
有医学家认为本病相当于中医的“附阴疽”或“丹毒”。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病因①湿热阻络:络道阻塞,气血凝滞,或因脾经湿热内蕴,外感风邪,风、湿、热三气杂至,痹阻络脉,引起气血凝滞,郁而化热,皮肤发红,下肢结节丛生。②寒湿阻络:寒湿之邪,外客肌腠,寒湿凝聚,阻于络道,引起气血凝滞,瘀为有形之物,故皮肤结节累累。西医对本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有人认为系硬红斑的早期或轻型。
(一)中医治疗⒈
湿热阻络证 治宜清热利湿、破瘀通络法。方药:桂枝茯苓丸加减: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赤芍、红花各10g,三棱、莪术各6g。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⒉
寒湿阻络证 治宜温阳通脉、散寒化瘀。方药:阳和汤加减:肉桂末6g(冲),丹参12g,降香10g,川芎6g,石菖蒲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
结节性血管炎(nodular
vasculitis)是指发生于小腿屈侧的紫红色硬性疼痛性结节和斑块的皮肤病,多见于30岁以后的女性,偶可见于年轻女性和男性。
有医学家认为本病相当于中医的“附阴疽”或“丹毒”。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病因①湿热阻络:络道阻塞,气血凝滞,或因脾经湿热内蕴,外感风邪,风、湿、热三气杂至,痹阻络脉,引起气血凝滞,郁而化热,皮肤发红,下肢结节丛生。②寒湿阻络:寒湿之邪,外客肌腠,寒湿凝聚,阻于络道,引起气血凝滞,瘀为有形之物,故皮肤结节累累。西医对本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有人认为系硬红斑的早期或轻型。
(一)中医治疗⒈
湿热阻络证 治宜清热利湿、破瘀通络法。方药:桂枝茯苓丸加减: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赤芍、红花各10g,三棱、莪术各6g。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⒉
寒湿阻络证 治宜温阳通脉、散寒化瘀。方药:阳和汤加减:肉桂末6g(冲),丹参12g,降香10g,川芎6g,石菖蒲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
(二)西医治疗⒈ 口服维生素类制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及复方路丁等。⒉ 口服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⒊ 皮质类固醇激素,适用于急性发作期。⒋
抗结核药,适用于OT试验强阳性者。预防⒈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急性期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以减轻局部水肿。⒉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患肢受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