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的作用
太子参,中药学名。太子参,一种石竹属植物,块根入药。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常用于脾虚乏力,食欲不振,病后体虚,气阴两虚,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太子参的功效、作用及禁忌
太子参性平味甘,有补气生津的作用。现代研究:来源于中国药用植物区系。本品含有太子参多糖、多种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常用于脾胃虚弱,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干咳少痰,病后体虚,盗汗,夜哭,小儿暑热等。实验研究证实,太子参能提高免疫功能和心脏功能。
1,用于脾虚胃阴不足引起的厌食乏力。能益脾气,养胃阴。常与山药、石斛同用。但是,没有党参那么厉害。
2.用于气虚津伤所致的肺虚、干咳、心悸、失眠、多汗等症。能益气生津。治气虚肺燥咳嗽,与北沙参、麦冬同用,气阴两虚,心悸失眠多汗者,与酸枣仁、五味子同用。但其益气养阴、生津的力量比西洋参弱。太子参是石竹科植物,与人参分属不同的科和属。其功效虽与人参相似,但药效较弱,需大剂量连续服用才有疗效。
太子参虽然滋补平和,但最后还是甜的。所以不宜用于有邪实之病者,慎用。禁忌:高血压、肾炎、胃炎患者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