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胃热、胃寒、胃湿的辨治
(1)清胃泻火法:适用于胃火过盛之证。
加味卫青粉。本方可以清胃泻火。
处方中黄连、黄芩、栀子、大黄能清胃泻火;生地黄和牡丹皮凉血清热;石膏、知母、芦苇用于清胃生津。
(2)温胃散寒法适用于胃寒停饮证。
[处方]加味文薇饮。本方具有温中散寒、益气健胃的功效。
方中附子、干姜、吴茱萸温中散寒和胃;党参、白术补胃气;丁香、柿蒂散寒,减少不良反应,止呕;桂枝、茯苓饮用水;沉香降气和中。胃痛持续,呕水者,可加半夏降逆和胃;气滞患者加高良姜、香附,温胃理气。
(3)消食法:适用于食积于胃之证。
[处方]保和丸加减。本方具有消积、祛湿、和胃的作用。
处方中的神曲、山楂、莱菔子消积导滞,气在无忧胸腹;积壳、厚朴、陈皮理气调中宽;半夏、茯苓用于祛湿、健脾和胃。若胃痛明显,加木香、槟榔理气止痛;恶心呕吐、舌苔油腻者,加藿香、佩兰、薏苡仁,使之芳香化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