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沉渣中病理性管型是什么意思?

管状尿是蛋白质在肾小管腔内凝结形成的一种圆柱体。正常人12小时尿中管型应少于5000个,每毫升尿2-5个管型,或低倍视野小于1。如果尿中管型较多,称为管型尿。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由于在酸性环境中浓缩凝固而形成透明管。如果伴有红细胞和白细胞,称为细胞铸型。如果有退化的细胞碎片,就会形成颗粒状管型。如果管型基质含有脂肪滴或嵌有含脂肪变性的上皮细胞,就会形成脂肪管型。尿中颗粒管型增多,往往提示肾实质受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尿中可见宽而长的颗粒状管型,采用中西医结合及微量中药浸润治疗预后较好。

各种管型的临床意义如下:

(1)细胞管型:①红细胞管型为病理性,说明血尿来源于肾小管或肾小球,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或急性肾功能衰竭。②白细胞管型是病理性的,是诊断肾盂肾炎和间质性肾炎的重要依据。如果尿中此类管型较多,对诊断更有价值,可作为鉴别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的依据。③尿中出现大量上皮细胞管型,说明肾小管有活动性病变。这种情况可发生在肾小球肾炎中,通常与颗粒状、透明或红细胞和白细胞管型共存。

(2)颗粒管型:颗粒管型是由上皮细胞的管型退化而来,或由解体的上皮细胞原生质粘合而成。颗粒管型是指蛋白尿伴有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多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和肾小管中毒性损害。有时也会出现在正常人的尿液中,尤其是剧烈运动后。如果频繁反复出现,就是不正常。

(3)蜡状脂肪管型:细胞颗粒管型再次变性后形成蜡状脂肪管型,常反映肾小管萎缩扩张。多见于慢性肾病尿量减少或肾病综合征的脂肪尿。

(4)透明管型:正常尿液中可出现透明管型,有蛋白尿时会增多,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

———————————————————————————————————

因为管型也存在于正常人身上,尿液中检测到管型并不意味着对肾脏等功能的损害,而尿液病理性管型则意味着尿液检测到管型的数值不符合正常值,提示有病理状况的可能。具体情况还需要拿着化验单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