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的医学价值是什么?

中药

功效:壮阳,杀虫。

主治:治疗阳痿、虚寒泄泻、寒秘便溏;外用治疗疥疮、湿疹和疖子。

性味归经:酸、热、毒。①经典:“酸温。”②乌普本草:神农、黄帝、雷公:咸,有毒。怡和和扁鹊:无毒。”3“不录”:“热,有毒。”(4)药性论:“味甘,毒大。"

归肾、脾经。①雷公炮制药物性质解释:“入命门。”(2)《本草》舒舒:“始于厥阴经。”③《御酒要解》:“入足太阴脾、少阴肾、厥阴肝经”

用法用量:口服:研末,0.5 ~ 1元,或服丸或散。外用:研磨、涂抹、勾兑或磨汁。

忌用药:阴虚火旺及孕妇不宜服用。

药物配伍:药对:“曾庆造之,恐细辛、肺莲、芒硝、铁、醋。”混明矾杀虫止痒;配半夏,可壮阳通便。

其他名称:石(范然),石,硫磺(本草),昆仑黄(陶弘景),黄亚(健元),黄(海药本草)。本品为矿石,性质光滑,色腻,色黄,故名。有天然黄和进口硫磺两种商品:①天然黄(简编补遗)和进口硫磺(簸箕方),又称进口硫磺(尊生八记)和白硫磺(百草镜)。

处方名称:硫磺、硫磺、石硫磺、石黄、生硫磺、制硫磺、鱼子黄等。

生硫磺是去除杂质,敲成小块入药的原药。

方中硫磺、硫磺、石硫磺、石流黄君指硫磺,或称鱼子黄。将生硫磺与豆腐一起煮至豆腐变成深绿色,取出硫磺,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毒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