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红无苔不一定是阴虚津液不足。

一般来说,舌红无苔甚至镜舌是阴虚津亏的表现。中医对舌质的诊断认为,舌质老而绛红,润而津液满,内伤阴虚火旺,通称为痰湿;绛绛、津液不足是因为阴虚火旺或内伤外伤心火亢盛,绛红透亮的玉是因为胃肾阴不足。但在临床诊疗中要综合考虑。否则就犯了“以假乱真”的罪。

我曾经治疗过一位80岁的老年妇女,她有冠心病和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史。在医院住院2个多月,使用中西药物后病情越来越严重。病人身体瘦弱,神志清楚,精神差,呼吸困难,无法呼吸,下肢严重肿胀,无力下垂。食欲差,吃完马上呕吐,腹胀如鼓,大便7天未解,灌肠几次但不大便,现在插胃管减压;舌质暗红,无苔,燥少津液,明如镜,脉滑实。该证属阳衰水饮,肺气衰,肠腑郁结。但在诊断下,病机重在杨琪下降,导致心肺水郁,筋胃不通,腑气不通。前期医生用的方子都是有利于滋补调理的产品,但偏于滋阴养腻,怕老怕衰,都是无错求治。治疗宜温阳益气,利水消阴,通腑泄浊。药用:人参(另煎)10克,附子(先煎)10克,猪苓、茯苓10克,白术10克,泽泻10克,葶苈子15克。大黄10g,甘草6g,炒杏仁10g,大枣6枚,汤剂1g,少量汤剂多次通过胃管注入。

以参附汤、五苓散、颗粒枣谢飞汤温阳、利水、消阴,则阳气恢复,水退,脏腑运化有力,再以厚朴汤驱肠腑郁结。第二天,患者喘息大大减轻,肿胀明显消退,排了7次又臭又粘的大便,腹胀消失。以上厚朴10g,大黄5g变酒,与药同煎,分2剂服用。患者腹胀完全消退,大便每日1排,呼吸困难基本平稳。他可以平躺并自行翻身,下肢水肿明显减轻。他能吃少量食物而不恶心和呕吐,他的舌头变得红而湿润,舌表面有轻而薄的白色苔。自上而下去枳实、厚朴、大黄,加麦冬10g,五味子15g,益阴助阳,病愈,前后切二十余剂,使患者下床自理。

一般来说,舌红无苔、干燥少津是阴虚少津的表现,但舌诊毕竟是中医诊断的一部分,所以舌诊要放在全身症状中综合考虑。阴和津液,水和液体,需要依靠杨琪蒸操作正常压缩。这个病人的阳气大大减弱,津液不循正常途径,导致上方向的心肺,下方向的肌肉。舌红无苔不是因为阴虚津液不足,而是阳气不化阴,无法蒸腾津液。所以养阴没用,只能温阳来喝,但是水液应用正常,舌苔不言而喻。

樊道场山东东明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