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的主要价值
药物禁忌症:
1.本草经舒:产后血虚,内寒泄泻,饮食停滞泄泻者勿用。产后脾胃虚弱的地方。
2.《本草宣彤》:胃虚者不敢投。
性味与归经:苦、辛、寒。肝、胆经、三焦、肾经。
采摘:秋季花开,剪去地上部分,去掉老茎,阴干。
处理:
1.黄花蒿:去杂质,去残根,用水湿润,切段,晒干。
2.龟血黄花蒿:取黄花蒿段,放入大盆中,倒入用温水稀释的龟血,拌匀,略闷。甲鱼血吸收后,放入锅中用文火煸炒,取出晾干。(每段青蒿100 kg,活龟200只取血)。
3.面食也是南方做的,俗称“蒿”1。抗血吸虫病:杀灭效果;中华枝睾吸虫
2.免疫促进: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促进体内细胞免疫功能。
3、抗病原微生物:黄花蒿汤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该挥发油对癣有杀灭作用。
4.对心血管系统:青蒿素可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减少冠脉流量,清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止疟。可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疟疾寒热,湿热黄疸。
本品味苦,性寒,清热,辛香,善散阴,是阴虚发热的重要药物。此外,它还具有解暑和拦截滥用的功能。
1,解暑:可治外感暑热,发热烦渴。
2.截留滥用:主要用于治疗疟疾引起的感冒发烧。
3、凉血、退虚热:善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及热病后期,热入阴,夜热而初凉。
剂量/用法和用量
内服:煎服,6-15g,疟疾20-40g,不宜长期煎服;鲜品加倍用量,泡水喝果汁;还是进了药丸,散了。
外用:适量,研末敷用;或将新鲜产品捣碎;或者油炸洗净。1.治精疲力尽、盗汗、心烦、口干:取黄花蒿一斤,取汁熬成人参粉、麦冬粉各一两次,至丸大如梧桐树。每餐后喝20片。(青蒿丸)
2.赤白痢治:青蒿、艾叶等份。用豆豉做蛋糕,每天晒干。每个蛋糕取一杯水半。(《圣迹综录》蒿赤丹)
3.治暑痢:黄花蒿叶、甘草、钱,水煎。(《盛济宗录》)
4.因劳累而致的慢性疟疾的治疗:青蒿用捣碎的汁液煎服,照常冲泡。(《本草纲目》)
5.治疟、寒热:捧青蒿,用两升水绞汁服用。
6.治疗热病,夜热,早凉,发热无汗,发热从阴:青蒿,鳖甲,五钱,细地,四钱,知母,二钱,牡丹皮,三钱。煮五杯水,每天服两杯。
7.鼻衄的治疗方法:取青蒿捣烂取汁,塞鼻内。(卫生的简单处方)
8.酒精痔便血的治疗方法:黄花蒿(以叶代茎,以叶代茎)排便前用冷水(便血用)兑服,排便后用水和酒(便血用)兑服。
9.蜜蜂蜇伤的治疗:青蒿要捣碎。(“填充肘部背面”)
10.治疗少阳三焦燥湿、气滞胸闷、发热如疟:青蒿脑钱半至二钱,淡竹茹,仙半夏钱半,茯苓,秦钱半至,生枳壳钱半,陈光皮钱半,碧玉粉(包)在。用水煎服。(《通俗伤寒论》蒿芩清胆汤)
11,治骨蒸疲劳,体瘦,口渴,寒热:黄花蒿1斤(取叶晒干,捣烂成粉),桃仁1斤(用酒浸泡,剥尖,麸炒至黄色。研)、甘草半(五)两(生捣碎罗为末)。此外,童子小便三次,盛于瓷瓮中,于糠火上煎,而倒于青铜器中,倒各种药,于糠火上煎,以柳箅搅之,待丸,即丸大如梧桐树,盛于粗布袋中。空心暖男每天尿30片,然后晚上吃。(《盛慧芳》青蒿元)
12.治劳瘦:黄花蒿(细档)嫩一升,水三升,童子尿五升,皆煎成糊状,丸大如梧桐树。每次服十粒,温酒送服,不及时。(《季风普济方》青蒿汤)
13.治痰多而热不冷的温热疟疾:青蒿(男孩用尿泡过)和黄丹(一半)。为了结束。每次两元,白汤调。(《任存堂体验坊》)
14.治疗阑尾炎和胃痛:黄花蒿和双碘等量。先将黄花蒿焙干,捣成细粉。早、中、晚餐前用开水冲服,每次2克。(内蒙古中草药新医法资料选登)
15.耳朵脓性出血的治疗方法:将青蒿捣碎,用棉花包裹。(《盛慧芳》)
16.牙齿肿痛的治疗方法:持青蒿,水煎,漱口。(《纪集贤方》)
17.治疗金疮:
①青蒿捣碎,密封。
②青蒿、麻叶、石灰均分。浇干,末端临时搓。(《肘后》)青蒿适合人群:脾胃虚寒者慎用。
黄花蒿的治疗作用:黄花蒿味苦,微辛,性寒,入肝、胆、肾经,清香爽口,透里透外。
具有清热蒸、消暑止疟、除湿杀虫的功效。
主治:阴虚、潮热、骨蒸、外感温热及暑湿、头晕、疟疾、黄疸、腹泻、疥疮、皮肤瘙痒。
青蒿与其他食物类似:青蒿不宜与当归、地黄同用。
黄花蒿做法指导:黄花蒿常与藿香、飞机草、滑石同用,用于外感暑热;黄芩、半夏、竹茹用于治疗热病、寒热交换、疟疾等疾病。用于阴虚发热或不明原因的低热,常与秦艽、鳖甲、地骨皮同用。
夏天用来感受暑热,常与金银花、连翘合用;可用于治疗各种虚热,如骨蒸、盗汗、热病入阴、持续发热、小儿暑热等。本品对疟疾发热有较好疗效,常与鲜荷叶、鲜竹叶、金银花、滑石甘草、西瓜崔屹配伍。本品味苦,寒清热,辛芳香,善散阴,是阴虚发热的重要药物。此外,本品还有解暑止疟之功,常与茵陈、栀子、黄连、黄柏、蛇床子、苦参配伍。通用名:青蒿素
英文名:青蒿素
中文别名:青蒿、黄花蒿。
英文别名:青蒿素,青蒿素,青蒿素,分子式:C15H22O5。
分子量:282.33
无色针状结晶,味苦。溶于丙酮、乙酸乙酯、氯仿、苯和冰醋酸,溶于乙醇和甲醇、乙醚和石油醚,几乎不溶于水。
熔点:156-157℃(煎煮后分解)
主要产地:重庆酉阳
金粟兰素是从中药金粟兰素中提取的带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类药物。其对疟原虫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主要是疟原虫膜系统结构的改变。药物首先作用于食物囊膜、表面膜和线粒体,其次是核膜和内质网,对核染色质也有一定影响。提示青蒿素的主要作用方式是干扰表面膜-线粒体的功能。可能是氯酞作用于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入的最早期,使疟原虫迅速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小泡,并不断从寄生虫体内排出,使疟原虫失去大量细胞质而死亡。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对氚化异亮氨酸的摄取也表明其最初的作用方式可能是抑制原虫蛋白的合成。
口服后,青蒿素被肠道迅速吸收。0.5 ~ 1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到峰值,4小时后下降一半。72小时后,血液中只含有微量。它在红细胞中的浓度低于在血浆中的浓度。吸收后分布于组织,尤其是肠、肝、肾。本品为脂溶性物质,因此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体内代谢非常快,代谢产物的结构和性质尚不清楚。主要从肾脏和肠道排出,24小时可排出84%,72小时仅残留少量。由于代谢排泄快,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短,不利于疟原虫的彻底消灭,故复发率高。氯喹的衍生物氯喹酯T1/2是0.5小时,所以要反复给药。
主要用于控制间日疟和恶性疟的症状,治疗抗氯喹菌株。也可用于治疗脑型、黄疸型等危险性恶性疟。也可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盘状红斑狼疮。
成人常用剂量:
(1)控制疟疾症状(包括间日疟和抗氯喹恶性疟),口服,第一次1g,6- 8小时后0.5g,第2、3天各0.5g;直肠给药,第一次0.6 g,4小时后0.6 g,第二、三天各0.4 g。
(2)恶性脑型疟疾,肌肉注射,首剂0.6 g,第2、3天肌肉注射0.15 g。
(3)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盘状红斑狼疮,65438±0月口服0.65438±0g,每日2次;第二个月每次0.1g,每日3次;第三个月每次0.1g,每日4次。
肌肉注射:第一剂0.2g,6-8h后0.1g,第二、三天0.1g,共0.5g,严重者第四天0.1g,或连续三天每天0.3g,共0.9g,儿童每公斤体重65438。口服,首剂1g,6-8h后0.5g,第2、3天各0.5g,三天为一疗程,共2.5g,儿童每公斤体重15mg,按上述方法3天内口服完毕。注射部位又痛又硬。
青蒿素可不同程度缓解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盘状红斑狼疮。在治疗初期,病情可能会加重,全身可能会出现蚂蚁走,半个月后会逐渐减轻,一般一个多月后会好转。
妊娠早期慎用。
一个人有短暂的转氨酶升高和轻度皮疹。少数人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并能自行恢复。
青蒿素毒性低,使用安全,一般无明显不良反应。少数病例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但并不严重。水混悬剂对注射部位有轻微刺激性。
互动:
1.该产品必须与伯氨喹结合使用,以根除间日疟。
2.甲氧苄啶和甲氧苄啶合用有协同作用,可减少复燃或复发。
世界卫生组织在总结分析了世界各地的抗疟工作后,认为使用单一青蒿素容易使疟原虫产生抗药性,提出了停止使用单一青蒿素,改用复方青蒿素的建议。
青蒿性苦性寒,但不伤脾胃。具有清热解暑、祛湿热的功效。
青蒿含有挥发油、青蒿素等成分,有明显的降温退热作用,还能帮助发汗。所以,夏天把青蒿汤当清凉饮料喝,是防治中暑的良药。
每次服用黄花蒿L. 12g,加适量水,然后服用,热饮或冷饮均可。如果再加上绿豆、菊花、冰糖,那就是香甜可口的防暑佳品了。右图为民国24年出版的《处方点评集》第四集。第五章疟疾,介绍青蒿治疗疟疾的一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