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的起源
拼音名称Màn Tuó Luó Zǐ
英文名Datura Seed
别名醉葡萄,茄子,茄子,核桃,茄子,桃子,大麻子,大麻子,茄子,醉桃。
来源
药材来源:茄科曼陀罗、曼陀罗的果实或种子。
拉丁植物和动物矿物名称:曼陀罗。
采收与贮藏: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收,或晒干至结出种子。
原来形状
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0-100厘米。整株植物几乎无毛。茎直立,圆柱形,基部木质,上部分叉,绿色,表面有不规则皱纹,幼枝四棱形,略带紫色,有短柔毛。叶互生,上部叶近对生;叶柄长2-5厘米;叶宽卵圆形,长圆形或心形,长5-20cm,宽4-15cm,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不对称,边缘有不规则短齿,或全缘波状,两侧无毛或疏生短毛,叶背面脉突起。花单生于枝或叶腋;花梗长约1厘米,直立或斜生,被白色短柔毛;萼筒状,长4-6厘米,直径1-1.5厘米,黄绿色,先端5裂,具三角形裂片,整齐或不规则,先端锐尖。开花后萼筒开裂,从基部附近脱落,而剩余的萼筒基部保留,长成直径2.5-3cm的圆盘状,边缘不折回。花冠筒漏斗状,长14-20厘米,帽檐直径5-7厘米,下部直径逐渐减小,向上展开成梳状,白色,有5个棱,5个裂片,5个三角形,顶端长;雄蕊5,生于花冠筒,花药线形,平,着生于基部;雌蕊1,子房珠状,2室,疏生短刚毛,胚珠多数,花柱丝状,长11-16cm,柱头盾形。蒴果球形或扁圆形,直径约3厘米,外面有稀疏的刺,成熟时浅褐色,不规则4瓣裂。种子多数,平,稍三角形,成熟时棕色。花期为3月-165438+10月,结果期为4月-165438+10月。
一年生草本,1-2m高。有恶臭,全株覆盖白色细腺毛和柔毛。茎粗壮,直立,圆柱形,基部木质,上部分叉,灰绿色。叶互生或近对生;叶宽卵形,长8-20厘米,宽5-12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斜心形,全缘或微波形,背脉突起。花大,直立或斜升,长15-20cm,直径7-8cm。花冠白色或淡紫色,有5个边缘。萼筒有5个棱和角,顶端5裂。开花后从基部附近断裂,残留部分椭圆形果实,增大并向外反射。蒴果生于下垂的果柄上,近圆形,密被柔韧的针叶和密被短柔毛,成熟时顶端不规则裂开。种子多数,肾形,浅褐色或黄褐色。花期5-9月,结果期6-65438+10月。
性格;角色;字母
性状鉴别(1)曼陀罗蒴果近球形或扁圆形,直径约3cm,茎有浅圆盘状宿萼,果柄短。表面黄绿色,有稀疏的茬子。成熟时果皮木质化,不规则4瓣裂。种子多数,扁平,三角形,宽约3毫米,浅棕色。气专一,味微苦。有毒。
(2)毛花曼陀罗蒴果近珠状或卵圆形,直径3-4厘米。基部的宿萼略呈五角形,薄而坚韧。果皮从上部不规则裂开。种子扁肾形,长约5毫米,宽约3毫米,浅棕色。
最好是果实饱满,种子多,成熟的。
化学成分
曼陀罗的种子含有东莨菪碱、东莨菪碱、美替罗定、7-羟基-3,6-双(tigloyloxy)托烷、伪托品和托品。
同属曼陀罗根含0.214%[8],野生0.15%[9],0.19%-0.26%[10];生物碱类包括莨菪胺,白藜芦醇中的生物碱,cuscohygrine,7-羟基-3,6-双巴豆氧基东莨菪碱[11],阿托品等[12]。在植物生长后期,根中含有α-阿托品酯酶,催化阿托品成为阿托品碱和阿托品酸[13]。②曼陀罗总生物碱含量最低[13]。还含有水解生物碱的酯酶[14]。
性质辛辣;苦;性温度;有毒的
功能主要用于止咳;疼痛缓解;拔脓。主要哮喘和咳嗽;风湿痛;疖癣;恶性疮;狂犬病咬伤
用法用量:煎服,0.9-1.5g .外用:适量,水煎熏洗;或者研磨和涂覆。
附①牛皮癣的治疗:将曼陀罗根皮剥去,晒干,研末,加醋、枯矾擦拭患处。(广西中医志)②黄水治掌痒:曼陀罗鲜根三钱、雄黄三钱、明矾三钱。适量清水,炒几下捞起。让患者将患部浸泡在温度适宜的药液中,时间越长越好,每天1-2次。(《闽南民间草药》)3治筋骨痛:曼陀罗干根一两,用酒泡半斤。十天之后每天喝一两次酒,每次不超过一元。(华南主要有毒植物)
各种展览
1.广州植物区系:治疗疯狗咬伤。
2.《陆川本草》:治恶疮。
《中华本草》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