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的治疗
(1)清创:休克期以抗休克治疗为主。当休克基本控制,一般情况允许时,应尽快清理创面。清创术应在充分的镇痛、镇静、无菌条件下进行,操作要轻。绝对不允许过度冲洗,会加重伤口损伤,引起疼痛或加重休克。
清创术的方法和步骤:
1.简易清创法:适用于轻度污染者。用1: 2000新洁尔灭溶液或洗必泰溶液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或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用75%酒精消毒周围皮肤,必要时剃除伤口周围毛发。
2.污染明显者:用肥皂水和双氧水轻轻擦拭创面及周围皮肤,清除异物和油渍,再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按上述方法消毒皮肤。
3.水疱:可低位切开引流,使渗出液排出后表皮仍能保护创面,已剥除的表皮可剪去,但未剥除的禁止撕掉。
(2)伤口处理的原则:
一度烧伤不需要特殊治疗。
浅二度烧伤用绷带包扎。那些未破裂的水疱皮肤用75%酒精纱布包扎。水泡皮已经破了。清创后,创面可用凡士林纱布、各种中药制剂(如地柏仁合剂、紫草油、虎杖煎剂等)涂抹包扎。)、磺胺嘧啶银(铈、锌)乳膏和糊剂。6-8天第一次换药,继续包扎几天,愈合更多。如有伤口感染,及时去除水疱皮肤,清洗伤口,采取半暴露或包扎。
对于深ⅱ度烧伤,采用暴露疗法,外用5-10%磺胺嘧啶银洗必泰糊剂,1-2次,每日1次,使坏死组织变为干痂,最大限度地保留皮肤附件上皮,约3周后可在痂下愈合。对于深二度创面感染,应及时清除痂皮,创面半暴露或包扎。最好用异体皮、异种皮、冻干皮等覆盖。对于3周以上或3周内不能自愈的深二度烧伤,应切除或消除创面坏死组织,在新的基础上进行植皮,以缩短愈合时间,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
三度烧伤,大面积需要自体植皮消除创面。受伤后立即采取暴露疗法,外敷磺胺嘧啶银或3%碘酊,每日3-4次,并擦干焦痂使其彻底干燥。干燥的焦痂可以暂时保护创面,减少渗出,减少细菌入侵。然后分批切除焦痂(坏死组织),按计划进行植皮。分离出的坏死组织可切除,如有残留坏死组织,继续应用磺胺嘧啶银;如果是肉芽创面,可以用生理盐水和抗菌液湿敷。一旦感染,就要进行植皮,消除伤口。
(3)绷带、暴露和半暴露疗法
1.暴露疗法:清创后,将伤员置于消毒或清洁的纱布垫上,将创面暴露在温暖干燥的空气中(室温250-300),使创面干燥,有利于防治感染。睡翻身床是个好办法,每天翻身四次,彻底暴露伤口,防止压迫。实施暴露疗法时,应整顿室内卫生,定期流通空气。做好床边接触隔离。触摸伤口时必须注意无菌操作。如果创面有渗出物,随时用无菌棉球或吸干,保持创面干燥。床单或纱布垫如果湿了要随时更换。对于浅二度烧伤,可适当外用中药制剂,深二度、三度创面可涂磺胺嘧啶银洗膏、硫磺酊,保持创面干燥。
暴露疗法适用于头面部、会阴及四肢烧伤、严重大面积烧伤、重度污染或感染的烧伤创面,尤其是在夏季。
暴露疗法的优点是创面干燥不利于细菌生长,便于观察创面,节省敷料。缺点是需要对环境进行消毒隔离;寒冷季节需要保暖装备;不适合疏散。
2.包扎疗法:清创后用中药纱布或凡士林覆盖伤口,再用多层无菌纱布和棉垫覆盖,加压包扎。整层包扎要3-5厘米厚,必要时放石膏托,将肢体固定在功能位。包扎时,压力要均匀,患肢远端即使没有烧伤也要包扎,以防肿胀。应暴露指尖(脚趾)观察血液循环的变化。抬起患肢,保持敷料干燥。如有敷料浸润,应及时用消毒敷料覆盖。如果是大面积浸泡,可以在无菌操作下,将外敷料取下重新包扎。对包扎治疗的伤员,注意体温变化,受伤部位有无疼痛加重、异味或脓性分泌物。发现可疑感染迹象时,及时检查伤口,更换敷料。如果没有感染,大概10天可以换药。
包括治疗四肢或躯干烧伤、运送伤员以及在寒冷季节无条件使用暴露疗法。
优点是护理方便,对病房环境要求低;患者更舒适,肢体便于保持功能位;适合后送,缺点是在炎热季节或地区,伤员不易耐受,大量消耗敷料,不适合大量伤员,换药痛苦。
3.半暴露疗法:半暴露是用单层抗菌纱布或凡士林纱布贴在创面上,让其干燥,以保证切痂后的二度创面,固定植皮片,保护供皮区,控制创面感染。
实施半暴露疗法具有与暴露疗法相同的优点。对于感染不太严重、切痂后创面较浅的ⅱ度烧伤,可获得焦痂下愈合。如感染加重,出现肉芽创面,应通过浸泡、冲洗、湿敷等方法控制感染,并及时植皮。
(4)深度伤口的治疗方法
1.早期切痂三度烧伤的焦痂(即坏死组织)是机体的异物。早期切痂并立即植皮至健康组织是处理此异物的积极方法。对于大面积三度烧伤,切痂后采用异体筛皮移植和自体点状皮移植、微粒皮移植,多次与头皮一起供皮,极大地发挥了早期切痂植皮的效果,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疗程。目前切痂植皮的安全性已明显提高,并已广泛开展,公认效果良好。
对有明确指征的创面,如三度烧伤、四肢环状烧伤、功能部位烧伤、躯干烧伤等,可早期切痂植皮。:①三度烧伤65,438+00%以下,总烧伤面积不大,供皮区多的,可在伤后5天左右一次性或全部切除三度焦痂,立即进行自体网片或植皮;②三度烧伤在20%-29%之间,总面积小于49%。可在伤后5 ~ 10天内一次性或分次焦痂。③三度烧伤大于30%,总面积大于50%。休克稳定后水肿重吸收进展良好时,应精心制定手术方案,在5 ~ 15天分批切痂植皮,每次切痂面积一般不超过20%。当然,具体实施时,随着临床情况的变化,应慎重考虑,伤员一般情况,医务人员技术条件,是否有质量好的异体皮或异种皮来源,是否有充足的血源和麻醉选择,以保障早期切痂的安全和良好效果。
早期切痂的方法①切痂部位的选择很重要,尤其是首次切痂部位。一般先砍四肢,再砍躯干。如果背部和臀部皮肤厚度较厚,应先保留结痂,胸前的结痂影响呼吸时应先切开。还需要考虑伤口感染。如果感染明显或估计有大面积肌肉坏死,应先切除。如果感染较轻,焦痂干燥,可以稍微延迟。②手术方法:将焦痂连同皮下脂肪一起切除至深筋膜浅面。如果有肌肉坏死,也要切除。对于肢体肌肉广泛坏死的患者,应考虑截肢。创面止血有待提高。同种异体皮肤的质量一定要好。争取植皮成活好。如果同种异体移植失败,大规模切痂植皮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手术应分组进行,一组或两组切痂,另一组准备异体皮或小片自体皮,以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应止血并补充血容量,可采用两个静脉通道分别输血和输液,防止休克。估计切痂植皮手术时间较长,为了术中监测尿量,放置了留置尿管。
2.去痂是指休克期后,用滚皮刀将深二度或深二度与三度混合区的坏死组织清除,直至获得健康的真皮创面。止血带下焦痂时,健康真皮白色、致密、有光泽,无血管栓塞,而止血带松开时,出血活跃,针状出血点密集分布。如果组织暗沉或灰红色,有血管栓塞,说明切痂深度不够,仍有坏死组织残留。结痂后如果出现黄色颗粒,说明已经到了脂肪层。已剪成ⅲ度的伤口要用自体皮覆盖。深二度创面可用异体皮、液氮皮、冻干皮或人工皮覆盖。覆盖物脱落后可能会留下一些伤口。因为切痂深度不易准确,往往是浅而深。近年来在临床上已经很少使用。仅用于手、关节深二度烧伤,切痂后立即植皮。
3.自然结痂意味着受伤后的暴露疗法。2-3周后,痂与健康组织逐渐分离脱落,出现肉芽组织。自体皮移植应尽早进行,以不要过多暴露创面为原则,逐步去痂,逐步植皮。这种典型的自然切痂植皮只适用于不确定的深二度至三度烧伤、早期切痂植皮后的散在三度烧伤、无早期切痂植皮的三度烧伤或门诊病人。由于其愈合时间较长,植皮区瘢痕挛缩增生的机会较多,很多情况下已被结痂植皮替代。
4.结痂是避免自然结痂时间长和严重感染的更主动的方法。即烧伤后约12 ~ 16天,三度焦痂开始松动或有一些肉芽创面,于是将焦痂从开始分离的平面切掉或去除。有时切除残余坏死组织,甚至从深筋膜浅面切除创面。术中多次冲洗伤口,创造新的伤口基底,轻度感染。
5.烧伤创面植皮是消除创面,从根本上预防创面感染,减少脓毒症的有效措施。对于大面积三度烧伤,应分期切痂,有计划地进行植皮,使伤后6 ~ 7周内创面基本消除。
(1)自体筛状植皮:用滚筒式削皮器或徒手切皮机取一大块薄、中厚皮片,用手术刀在筛状处戳一个洞,洞的大小约为0.5 ~ 1.0 cm,密度视需要而定。这样植皮既能扩大面积,又有利于伤口分泌物的引流,使植皮成活良好。该方法适用于面部以外的切痂创面或肉芽创面,可防止或减少烧伤后畸形,远期效果良好。
(2)网状植皮:将大块薄、中厚皮片在网状切皮机上切成规则、密集的网状,植皮片会被撑开形成网状,扩大植皮面积。根据使用的切皮板不同,植皮可扩大1.5、3、6、9倍,较大的创面可用较小的植皮覆盖。该方法节省皮源,缩短手术时间,适用于深度烧伤创面或切痂切痂后肉芽创面。是最常用的3倍放大,手1.5倍放大,非功能部位6倍放大。为了减少创口在网片处的暴露,往往需要用网状异体皮、异体皮或人工皮覆盖。
(3)自体小片皮移植:将薄皮片切成小于0.3 ~ 0.5或1.0cm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片,撒在创面上,皮片间距0.5cm左右,也称点植皮。点状植皮操作简单,生长条件低。常用于肉芽创面,可扩大植皮面积,节省供皮区。但耗时长,结疤时间长,容易造成关节挛缩,外观不理想,所以最好限制在非功能部位或隐蔽的地方。
(4)大筛状异体(种子)皮嵌点状自体皮:大面积三度烧伤早期切痂后,先移植大筛状异体皮,或用专用打孔机开许多“门”孔,2-3天后换药。如果同种异体皮附着良好,在孔中嵌入0.3-0.5厘米大小的自体皮,使大块筛状的同种异体皮和点状的自体皮都在孔中。这种方法适用于皮肤来源缺乏的患者。
(5)自体与异体(种子)皮交替移植:常用新鲜异体(种子)皮和液氮储存皮,切成宽0.3 ~ 0.5 cm的点状或条状,两者交替移植于切创、结痂或肉芽创面。异体皮和自体皮生长后,创面初步被覆盖,随后出现排斥反应,从两侧自体上皮扩张,愈合。这种方法也适用于皮肤来源缺乏的患者,如异体皮质量好,自体皮移植间隔合适,生长扩散后一次性封闭创面效果好。
(6)微粒皮移植:将一小块薄断层自体皮切成微粒,最大不超过65438±0.0 mm2,分散在等渗盐水中。倒在绢布上,在托盘上放一个均匀布满小孔的小漏板,上面放绢布和皮片,加入生理盐水至漏板的1/3 ~ 1/2。双手托起托盘,慢慢倾斜,让微皮接触到丝,然后水就从水面出来了。这时候的微皮大部分都是向上的,这样就均匀的分散在水面上了。提起漏锅,盐水通过丝和漏锅孔慢慢流入托盘,使微皮均匀地沉在丝上,表皮面仍朝上。取出蚕丝覆盖在同种皮肤的真皮表面,微皮的真皮朝外,取出蚕丝移植。这样供区与受区的比例可达1: 18,创面愈合时间为5 ~ 8周。残留的伤口需要植皮来补充。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良好。90%以上的微皮肤可以和同类皮肤保持同一方向,很容易存活。适用于自体皮源缺乏的大面积烧伤。
(7)自体表皮细胞培养和移植:80年代的新趋势。据报道,来自体表皮的基底细胞在培养瓶中培养并扩展成多层表皮瓣约3周。许多培养的皮片被移植到一些烧伤创面,一些危重烧伤病例被成功治愈。移植后8天角质层形成,3个月后有10层表皮细胞。基底膜发育良好,表皮下网状纤维较为完整。国内很多单位都在加紧研究。由于表皮细胞传代培养技术复杂,上皮细胞抗感染能力较弱,向临床应用过渡仍需克服一些困难,但其发展前景将提高烧伤的治疗水平。
(8)供区名称:烧伤病人的供区一定要珍惜,要有计划地合理利用,尽量照顾后期修复的需要。头皮因其皮厚、毛囊深、血供丰富、抗感染能力强而被用作供区。薄皮切开后愈合快,6-7天可反复切开皮肤。一般10次以上的皮肤捐献仍然不影响毛发生长。四肢及躯干非烧伤区、浅二度、深二度愈合区也可在首次供皮后2 ~ 3周反复进行。
当大面积三度烧伤患者皮肤来源不足,或因病情严重一时无法从体内取皮时,异体皮肤移植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措施。可以存活2-4周左右,暂时覆盖伤口,防止感染,减少体液和蛋白质的流失,为治疗赢得时间。
同种异体皮肤主要取自新鲜尸体,尤其是死婴。一般在死后6小时内清除,越早越好。死后12小时内冷季依然可以使用。不允许因传染病、肿瘤、皮肤病、感染和中毒而死亡。常用的异种皮是小白猪中厚皮移植,效果不如异体皮。
此外,通过各种方法保存的皮肤移植物,如液氮保存皮肤,是保存皮肤活力的替代品。冻干异种皮肤、冻干软化戊二醛皮肤、辐照异种皮肤等。,是不活跃的替代品。还有其他生物膜、合成替代品,如羊膜和人工皮肤等。作为替代作品,各有其适用范围,在临床应用中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5)伤口用药:
1.烧伤外用中草药我国各地治疗烧伤创面的药方很多,其中有止痛、消炎、收敛的;用于腐败、解毒、促进坏死组织脱落;可用于促进肉芽生长、闭合口腔、促进上皮生长和加速愈合、减少疤痕形成。可根据浅二度、深二度、三度创面、暴露或换药治疗、药物就地取材等情况选择。这里有几种适用于二度伤口的制剂。
(1)地柏仁合剂:地榆1公斤,白芨1公斤,金银花1公斤。,加入8000毫升水,煮沸至4000毫升,然后过滤,静置。这是第一次过滤。向残渣中加入5000 ml水,煮沸至2000 ml,过滤,得到第二次滤液。收集6000ml第一种液体和第二种液体,浓缩至1500ml成糊状。加入适量冷冻切片备用。
(2)紫草、白芷、忍冬藤、地榆油、黄蜡、冷冻切片、香油。将四种成分放入香油中炸去残渣,然后用黄蜡融化,过滤,冷却,加入冰片,搅拌均匀。适用于包扎或暴露疗法。
(3)烧粉:枣树皮4份、地榆3份、黄柏3份、甘草少量,分别加工成细粉,过110目筛,混合均匀,装瓶高压灭菌备用。
(4)虎杖汤:虎杖80g,黄连2.5g,金银花6g。将虎杖洗净,切碎,加三分水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随时翻炒。半小时后,加入其他药物,煎煮两小时以上,得100 ml汤剂。
虎杖膏、虎杖粉100克、白芨粉1.5克、地榆粉15克、黄连粉20克高压灭菌,用浓茶水调成糊状,加入少许冰片。
2.其他抗菌药物:
(1)磺胺嘧啶银(AgSD):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主要原因是银离子被细胞吸收,与细菌中的DAN结合,改变了其结构,从而抑制了细菌的繁殖。
用法:磺胺嘧啶银常用于1: 2000的希必泰溶液,然后在使用时配制成5-10%磺胺嘧啶银希必泰糊剂。外敷于二度或三度创面,1 ~ 2次,每日1次,进行暴露疗法。配制1%磺胺嘧啶银溶液,浸泡单层纱布外敷创面,用于二度创面包扎治疗。
磺胺嘧啶银需要银作为原料,价格昂贵。国内已有报道用铈和锌制成磺胺嘧啶铈和磺胺嘧啶锌,已初步应用于临床,可供选择。
(2)磺胺甲嘧啶:常用其醋酸盐,其抗菌作用不受对氨基苯甲酸的影响,可渗入焦痂,对化脓坏死组织的伤口感染也有作用,抗菌谱广,可用于铜绿假单胞菌的伤口感染。
用法:制成10%水溶液或冷霜软膏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