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结石怎么治疗?

尿路结石属于中医的“石淋”。一般认为湿热灌入膀胱,不利于膀胱气化。经过长时间的湿热煎熬,就会堆积成结石。治疗以清湿热、通淋排石为主。在临床观察中发现,有些患者由于长期患病,正气受损,表现为脾胃之气受损,过度使用清邪之品,甚至会使中气下降,无法将结石向下推出体外。补气通淋汤意在补脾胃之气,助行气,再与清邪排石之品同用,以利结石排出。此方适用于病程较长、有气虚症状的患者,强调一般需1 ~ 2个月或更长时间,经长期治疗后才有疗效。

防癌八正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记局方》

由车前子9克、瞿麦9克、牛膝9克、滑石9克、栀子9克、甘草9克、木通9克、熟大黄9克、灯心草2克组成。

功能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主治:肾结石病、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伴湿热蕴结。

本方病机为湿热下注膀胱。故宜清热泻火,利水通淋。方中以车前子、瞿麦、阿旭、木通、滑石为主药,以利湿通淋、清湿热。借助山治李青三交湿热,大黄清热降火,灯心草降热,甘草调和诸药止痉止痛。其中,木通、邓鑫、栀子、大黄、车前子具有泻心火、利小便、散二便湿热的功效。因此,该方还治疗由心经邪热引起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和烦躁不安。

药理利尿、抗菌、凝血、止血。其中,石竹和A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石竹具有增加氯离子排泄的作用。滑石、车前子、大黄均可利尿,车前子可增加尿量、尿素、尿酸、氯化钠排泄量;阿旭、木通、车前子抗感染,车前子抗炎、降血脂;一储,降血压石竹;大黄、栀子、A有促凝止血作用,大黄酚有增加血小板、缩短凝血时间的作用。大黄和甘草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瞿麦、栀子和大黄抑制多种杆菌和球菌。因此对尿路感染相当有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香散加味与吴

由茯苓15g、猪苓10g、泽泻10g、白术10g、桂枝5g、沉香3g、金钱草30g、川牛膝10g、赤芍15g、桃仁10g组成。

具有行气活血、散结通淋的功能。

主治:肾结石病、输尿管结石、气滞血瘀型膀胱结石。

方剂有茯苓、猪苓、泽泻、赤芍。其特点是清热利一方,标本兼治,扶正祛邪。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加味方三友印规

来源《景岳全书》

由熟地黄24克、炒山药9克、山茱萸6克、杜仲9克、制附子7克、枸杞9克、肉桂5克、炙甘草3克组成。

功能温补肾阳,益精血。

主治肾阳不足、精血不足所致的腰膝酸痛、神疲乏力、四肢冰凉、小便长、咳喘、腹泻、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者说阴盛阳衰,是真正的寒假热证。

方中主药为附子、肉桂,温补肾阳,散寒;辅以补肾益精血的熟地黄、滋补肝肾益精血的山茱萸、枸杞子;用杜仲。滋补肝肾,强壮筋骨。山药和甘草补中焦和脾。诸药合用,具有温补肾阳,填精补血的功效。

药理增强免疫力、抗病力和耐寒力,兴奋和调节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强消化和造血功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降血压、降血糖、强心、利尿、抗菌、抗病毒、镇静止痛。其中熟地黄和枸杞子增强免疫力和造血功能,抗肿瘤。地黄还可以强心降压。枸杞还能降血脂、保肝、降血糖、增强缺氧耐受力、延缓衰老;杜仲。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吞噬功能、促进性腺发育、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调节环核苷酸代谢、利尿、降低胆固醇、镇静、镇痛、安胎、抗菌的作用。临床应用:本方为肾阳虚、精血不足的常用方。以腰酸肢冷、神疲乏力、小便长、脉沉细为基础。腹泻时,加肉豆蔻、补骨脂温阳止泻;气虚者加党参、白术;火腐不能生土,呕吐吞酸,加生姜;小腹少痛多者加吴茱萸、茴香;如果淋浴带不够,加碎纸;血虚血瘀、腰膝软痛者加当归。可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自身免疫功能低下、造血功能障碍、慢性支气管哮喘、贫血、神经衰弱、精亏(味)、肾阳虚、精血亏损。如泽泻6克,水煎凉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饭前服三次,1小时。

房四三金汤

源自上海中医学院《方剂学》

它由金钱草30克、海金沙15克、石韦9克、瞿麦9克、锦葵科9克、鸡内金6克组成。

功能清热通淋,利尿排石。

主治淋证、尿痛、血尿、尿中有碎石、腰痛。

方中主药为金钱草,利水通淋,排石。辅以石韦、瞿麦、冬葵子、海金沙清热利湿,促进结石从尿中排出。全方配伍特点为:利尿通淋排石,辅以清热利水之品。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泌尿系结石。此方是在去除冬葵子的基础上,加入滑石、车前草、牛膝、王不留行和琥珀。肾虚者,加续断、淫羊藿、核桃仁;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血虚者,加当归、黄精;腰痛患者,加乌药,配合跳跃活动。使用时减利尿剂,加郁金、枳壳、木香等疏肝理气的药物,也用于胆结石。结石排出后,用白质地黄丸和达氏丸补肾。还可以经常用金钱草和陈皮泡茶,防止复发。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饭前1小时分三次服。

吴芳

源头在民间和医学界传播。

核桃仁60克,炙黄芪30克。

适应症: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和膀胱结石。

使用日:1剂量。

防六排石颗粒

来源《江苏省药品标准》

包括连钱草、木通、冬葵子、石韦、车前子、瞿麦、滑石、徐长卿、忍冬藤和甘草。

功能:利尿,通淋,排石。

主要用于治疗因下焦湿热、小便不利、下腹胀痛引起的泌尿系结石,如肾结石病、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

处方中,金钱草具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的作用;石竹、石韦、车前子、木通、滑石、冬葵子清热利湿通淋;金银花。和徐长卿清热解毒;甘草利尿剂诱导病原体出去。除下焦湿热、排石通淋、热淋外,诸药合用。

药理利尿、利胆、抗炎、镇痛、抑制某些细菌。甘草具有解毒作用。临床应用:本方为治疗下焦湿热所致泌尿系结石及热淋的方剂。一些以连钱草为基础的方剂经临床应用后,对泌尿系结石、肝脏和胆结石有效。

用法颗粒,每袋10g。用法用量:口服,颗粒剂,每次1袋,每日1次,开水冲服。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多做身体运动,加速结石排出。坚持用药,多喝水。孕妇慎用。

方七化石汤

来源《辩证实录》

包括熟地黄30g、山茱萸15g、茯苓15g、玄参15g、薏苡仁8 g、泽泻8 g、麦冬8g。

功能滋阴清热,利尿通淋。

主治:用于治疗肾阴虚热盛之小便不利,溺中有沙砾,痛若濒死。溺水开始是力竭,然后很快,舌红,脉搏快。

处方中主药熟地黄养血滋肾阴,山茱萸滋补肝肾阴;辅以玄参、麦冬,滋阴清热,解毒散结;辅以薏苡仁、茯苓、泽泻,利湿清热,宁心健脾。诸药合用体现了扶正祛邪排石、滋阴清热治本、利湿治标的配伍特点。

药理增强免疫功能、抗贫血、降血压、强心、利尿、抗炎、抗菌。其中熟地黄具有抗贫血、增强免疫功能、强心、降血压、抗肿瘤的作用;山茱萸有升白细胞、利尿、降血压、抗炎、抗菌、抗真菌的作用;玄参强心、扩张血管、镇静、降血压、利胆、抗惊厥、解毒、解热、抗真菌;茯苓、泽泻、薏苡仁有利尿、抗感染、保肝、降血糖、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麦冬可提高耐缺氧能力,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心绞痛,抗菌。临床应用:本方基于小便不利,阴茎疼痛导致小腹,舌红,脉数。用于泌尿系结石、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增生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饭前分三次服。

方坝

由鸡内金10g、芒硝6-15g、沉香3g、陈皮10g、香橼12g、香附12g、连翘15g、海金沙组成。

功能:健胃降气排石。

适应症:泌尿系结石。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九

源头在民间和医学界传播。

它由30克茶叶和60克海金沙组成。

主治肾结石。

用法* * *研成细粉,配生姜甘草汤,一次服用10g。

方时

它由金钱草30克、海金沙30克、鸡内金6克、瞿麦15克、车前草15克、木通15克、竹叶10克、牛膝10克、地龙65438组成。

功能清湿热,通淋排石。

主治:尿路结石,湿热蕴结于下焦,膀胱气不利。症状包括腰部和下腹部阵发性绞痛,尿路梗阻,肾脏和膀胱区明显的叩击痛等。天热便秘时增加黄、硫酸钠、琥珀;湿重气滞血瘀者,宜加薏苡仁、吴泰、王不留行。肾阴虚者,与六味地黄丸或核桃膏配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世毅

源头在民间和医学界传播。

由大叶金钱草10g和绿茶1g组成。

主治肾结石。

用法:用开水冲泡,盖上盖子,5分钟后饮用,每天服用,饭后在杯中留少许果汁,然后浸泡饮用,直至稀释。

芳诗尔

源头在民间和医学界传播。

补10核桃。

适应症:泌尿系结石。

用法:每次5粒,每日2次,生吃。

照话来说,饮食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