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无盐种子

饮食疗法

食疗的目的是减轻肾脏的负担,消除或减轻临床症状。肾小球肾炎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复杂。因此,饮食治疗的原则应主要根据患者蛋白尿的程度和肾功能的良好程度来确定,还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水肿和高血压情况。

(1)急性肾小球肾炎的食疗

①发病后3 ~ 6天内会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出现一过性氮潴留,需采取限制蛋白质的饮食。可以多吃水果、蔬菜、零食等。,并减少鱼、肉、蛋的摄入。米饭、面条等主食可以不受限制。

(2)尿素氮超过60mg%时,每日蛋白质供给量按0.5g·kg-1计算,或采用牛奶、鸡蛋等优质蛋白质,减少非必需氨基酸的摄入。国外认为,每天吃0.5 ~ 1.0公斤羊奶,不仅含有优质蛋白质,还有利尿消肿的作用。目前,这种疗法还没有被广泛采用。如果病情好转,适当增加蛋白质供应,血尿素氮正常后可不限制蛋白质。

③水肿、高血压患者应根据其程度限制基础饮食中的盐量;不要全部使用咸菜、酱菜、榨菜、皮奶、咸蛋等罐头制品等含盐食物,根据水肿程度采取含盐、无盐饮食或少钠饮食(详见肾病综合征一节)。

④注意患者的水肿和尿量。水肿严重者应限制水的摄入,严格记录液体的进出量。目前提倡以失水和尿量来计算每天的饮水量。S.R.Williams建议少尿期的进水量应限制在500 ~ 700 ml d-1。

⑤急性期持续少尿,严重氮质血症伴高钾血症者,应避免含钾量高的食物。

6.充分供应各种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特别是含维生素B和C的食物,饮食中多使用水果和蔬菜。

(2)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饮食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在病程的不同阶段是不同的,饮食治疗要根据各阶段的表现来决定。

①无症状蛋白尿或血尿,尿蛋白丢失少(1 ~ 2g d-1)。可以给一般饮食,略限盐。但如果尿中蛋白丢失较多或血浆蛋白较低,如果没有氮血症,可适当增加饮食中的蛋白质量,满足每日正常需要量1g·kg-1,仍需考虑增加尿中丢失的蛋白质量。根据最近的观点,长期高蛋白负荷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加速肾功能的恶化。

②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可参照急性肾炎饮食原则进行治疗,肾病综合征者可参照本节进行饮食治疗。

③慢性肾炎和高血压患者大多肾功能中度损害。为了控制血压,应限制盐的摄入,并给予无盐饮食。严重时,盐的摄入不仅会使血压升高,还会加重肾脏损害。因此,即使血压恢复正常,也应以清淡饮食为宜,以免肾功能进一步恶化,蛋白质质量也要适当控制。

④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适当限制蛋白质的进食量,每日总摄入量(包括主食中所含的蛋白质)在30 ~ 40g以内,并应选用牛奶、鸡蛋等优质蛋白质,适当调整鱼、肉、鸡等动物蛋白,以增加食欲。当患者肾功能明显下降时,不要过度限制钠盐,以免血容量不足加重肾功能下降甚至氮质血症。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措施

1,与患者沟通。

2.如果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不严重,没有肾功能不全,可以自理,甚至从事轻体力劳动,但要注意避免疲劳。短时间内有明显充血、水肿或肾功能不全者,应卧床休息,限制盐摄入量2-3g/d。

3、尿蛋白多,肾功能好者应补充生物高效动物蛋白,如蛋、奶、鱼、肉等。,肾功能不全者应适当限制蛋白质的Nie (30g/d),必要时服用必需氨基酸。

4、保持病房空气清新,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防止呼吸道感染。

5、防止高钾、低钾准确记录出入,对于有明显水肿的患者,应用利尿剂后,除注意尿量和水肿消退外,还应注意血钾的变化,防止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

6、严格按照医嘱服用降压药,认真记录血压变化,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7.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者应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得自行停药或减量,以免引起反弹,并注意激素的副作用,如兴奋、失眠、脱发、骨质疏松等,注意预防感染。

8、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注意有无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脱发、出血性膀胱炎、肝损伤等副作用。

9、严禁使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如四环素、氨基糖苷类、肽类、碘胺类和止痛药等。,以防加重对肾脏的损害。

10,出院指导:(1)应告知育龄期患者,妊娠对慢性肾炎的影响取决于肾脏本身;病情稳定时,尿液中只有少量蛋白质和红白细胞,没有高血压和氮血压,怀孕对其影响不大。妊娠高血压或无精子症血压升高可加重肾脏病变,从而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早产、死胎、胎儿发育不良等。(2)膳食指导:低膳食,合理规划,蛋白质摄入量0.68/(kg·d),其中60%以上为优质蛋白质(鸡蛋、乳制品、瘦肉等。),且能量摄入> 125.5 kj/kg·d .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酯的比例为1: 1,其余能量由糖提供。盐摄入量每天1-3g,补充维生素和锌。(3)预防感染,控制血压,减少和避免可导致肾功能恶化的因素。(4)指导患者合理、按时用药,了解药物的副作用,注意观察。(5)戒烟、戒酒、定量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