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和脚的前后有两根短须。

关节和脚的前后有两根短须,是蜈蚣。

蜈蚣是蜈蚣的节肢动物。蜈蚣是一条扁平的带,有22个环节。头部呈暗红色或红褐色,被床头板覆盖,前端两侧有一对触须和颚。

树干第一块背板与头板同色,其余为棕绿色或深绿色,有光泽。第4到第20个篮板上总有两条纵向的凹槽。从第二节开始,两侧有一双足,多为黄色或红褐色,呈钩状。蜈蚣之名与其产地有关,因产于吴,属昆虫,故名。

蜈蚣在中国分布于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蜈蚣是夜间活动的食肉动物。它们喜欢生活在裂缝和潮湿黑暗的地方。他们白天躲在暗处,晚上出去。蜈蚣很敏捷,喜欢捕食蚯蚓和昆虫。蜈蚣雌雄异株,卵生。

蜈蚣只有在第三龄性成熟时才能交配产卵。5-9月大多在夜间交配,有时在早晚交配。一旦交配,它们可以连续几年产生精子卵子。雌蜈蚣每年产卵一次,卵在春末夏初成熟,产卵盛期为6月下旬至8月上旬,卵孵化35-45天。

蜈蚣是我国的传统中草药,最早记载于最古老的医学典籍《神农本草》。蜈蚣的药用功效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已有详细阐述。中医认为蜈蚣性温有毒,内服可祛风解痉、通络止痛。常用于破伤风、小儿急慢惊厥、顽固性头痛、风湿等症。人们把蜈蚣、蛇、蝎子、壁虎、蟾蜍称为“五毒”。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四川等地。主要产于湖北荆州、宜昌、孝感、云阳等市及老河口、襄阳、荆门、枣阳部分县。全省年采购量占全国80%以上,产品销往全国并出口。

浙江、江苏、安徽、河南、湖南也有少量收购,大部分自产自销。20世纪70年代,浙江开始人工试种,但疾病、天敌、食物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进展缓慢,至今仍无法提供商品。通过捕捉野生蜈蚣用于药用,供应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