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的规格是什么意思?
中药材的规格和等级分别是传统习惯和现代标准制定的质量外观标志。有些中药材既有规格又有等级;有的没有规格只有等级;有些既没有规格也没有等级,一般被归为“统一货”。
一.规格
中药的规格通常按照洁净程度和炮制方法分为①。山药若有表皮,称之为“毛山药”,若去掉表皮并磨圆,称之为“光山药”。其他如毛莎草、光果莎草;茯苓和茯苓饮片;晒干的人参和红参;毛壳麝香和麝香仁。②除以收获时间。比如三七,因收获季节不同,常分为“春七”和“冬七”。前者选三年以内,开花前挖,质地饱满,品质优良;后者秋冬季结籽后采收,散装松品质低劣。③根据生长期。比如连翘,按早晚不同时间采摘的果实叫“老经”,按青翠嫩嫩的叫“绿经”。(4)按产地。比如芍药分为“杭芍药”、“毫芍药”、“川芍药”三种规格。厚朴分为“蒲川”和“温埔”规格,以示其主产地分别为四川和浙江温州。⑤根据药用部位的形态。如当归根据其根的不同部位,常分为“归头”、“归身”、“归尾”、“全当归”四种规格。
第二,水平
中药材等级是指根据加工部位、形状、颜色、大小等性状的要求,对同一规格或名称的药材制定一定的标准。每个标准都是一个等级。通常质量最好的是一流的;最好的是二等,然后是三等,四等...而最后一个不是。中药材的等级标准比规格标准更具体。如一等白芷,规定每公斤不到36元;二等品每公斤不到60块;三等品每公斤60块。再比如三七,每500克不到20头;每500g不超过30个二等品。
第三,统一商品
有些药材,如全草、果实、种子等,质量基本相同或较好,品质差别不大,无论规格、等级,常被归为“统货”。如益母草、枇杷叶、柏子仁、补骨脂都是佳品。